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太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充分發揮縣、鄉鎮、村(社區)三級網絡平臺和志愿服務隊在防控疫情中的主力軍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廣泛參與阻擊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強信心、筑同心、暖人心、樹公德心,用志愿服務的精神詮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精髓,激發出了全社會團結進步、奉獻友愛、利樂為民的磅礴力量,為全縣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深化“強信心”行動,確保社會大局“鎮靜”
防控戰“疫”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第一時間就發出倡議,號召全縣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依法、科學、有序、專業地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在工作中,各實踐中心(所、站)始終將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作為重中之重,充分發揮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不斷強化正面宣傳引導,廣泛開展疫情防控公益宣傳、防控科學知識宣傳、衛生行為習慣宣傳等,引導群眾相信黨、相信政府,牢固樹立防控戰“疫”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做到科學理性防控疫情,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在網絡、朋友圈、微信群隨意發布未經證實的虛假消息,主動參與辟謠工作,舉報不實信息。
為全力營造疫情防控必勝的信念和心態鎮靜的社會環境,各級文明實踐所、站充分利用宣傳單頁、電子顯示屏、宣傳櫥窗、村村通、手持小喇叭、微信公眾號、網站網頁等多種形式,第一時間全方位地宣傳黨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努力做到家喻戶曉、人人防控,截至目前,累計發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明白紙》40萬份、《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40萬份、宣傳畫24600份、張貼倡議書10000份、制作懸掛橫幅650條、宣傳標語1300余條。縣文化文藝志愿者自發創排、編導文藝作品,用文藝凝聚力量,鼓舞意志。其中新編鼓書《齊心協力抗疫情》、詩歌《鏗鏘韻歌--獻給戰斗在防控疫情一線的英雄們》、黃梅歌《萬眾一心戰疫情》、快板《萬眾一心保安康》、組詩《三字經文》、 “抗擊疫情‘知聯’知會”系列漫畫(5輯)等等,極大地激勵了廣大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險阻、保持鎮靜、共克時艱,全力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二、落實“筑同心”行動,確保社會秩序“寧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哪里有防控,哪里就有紅馬甲;哪里有卡點,哪里就有志愿者”。在嚴格執行阻斷疫情聯防聯控“封閉式”管理的關鍵時期,縣文明實踐“十送”“四傳”志愿服務隊迅速響應,黨團員帶頭,志愿者履諾,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遵循“就近、有序”原則,積極參與到各道路口、村(小區)出入口等卡點值守、縣內重要道路出入口監測、人員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臨時交通管制、車輛檢查消毒和發放“明白紙”“出入證”、引導戴口罩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達10萬多人次。同時,各志愿者協會(組織)主動配合城市管理部門、網格責任單位、物業和村組,開展“防集聚”不間斷宣傳引導、聯勤巡邏,發現人員聚集的,堅決予以勸阻。通過“宅家就是盡責”“安居就是同心”的防控宣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最大限度地贏得了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從而保證了抗“疫”封閉式管理期間,我縣城鄉居民安心同心,人流車流井然有序,社會管理平穩寧靜。
三、開展“暖人心”行動,確保宅家生活“心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何做好“封閉式”管理期間物資供應和居民生活的后勤保障,是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各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各類平臺和公共資源優勢,主動擔當,動態掌握物資需求信息,因地制宜、想方設法組織口罩、消毒水等貨源,相互調劑補充疫情防控物資。有的志愿者晝夜星馳、連續奔波兩天兩夜外購防控口罩;有的志愿者爭做“愛心代購”,為部分居家市民購買蔬菜、糧食等生活日用品;有的志愿者成了臨時理發師,為居民義務理發;有的志愿者上門為年老體弱居民到掃衛生、消毒除菌;有的志愿者積極捐款捐物,奉獻愛心。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我縣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460.24萬元,捐獻物資價值82.78萬元。志愿者們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在家過著“心靜”的正常生活。
與此同時,縣文體志愿者、新媒體志愿者,通過網站、電視、廣播、微信、抖音等網絡媒介及時制作、發布了一批居家體育鍛煉的視頻和文章教程等,引導廣大群眾少出門、多運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增強體質。縣實踐中心組織相關部門將心理疏導相關資料編制成圖文、宣傳手冊和一封信等,科學引導居家市民以積極健康樂觀的心態應對疫情;縣“送教育”志愿服務隊還抽調 9 名具備心理咨詢師資格的教師,組建心理咨詢志愿服務小分隊,開通疫情防控心理咨詢服務熱線,通過電話方式為社會公眾提供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志愿服務,引導群眾客觀理性看待當前疫情形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疏解突發疫情心理應激造成的恐懼、焦慮、抑郁,及時調試不良情緒,為社會大眾共同編制好抗疫的“心理口罩”。
四、實施“樹公德心”行動,確保衛生環境“潔靜”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和加強,大量的生活垃圾一度成為城市管理和防控工作急需解決的課題,同時城鄉居民棄用的口罩極易造成二次污染。為全途徑聯動做好廢棄口罩規范處置工作,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借助鄉村“大喇叭”、移動音箱、LED顯示屏、微信和QQ群、朋友圈等途徑,以及入戶排查之機,廣泛宣傳口罩的正確使用方式以及規范處置等知識,引導廣大干群將使用過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投放到專用垃圾桶內,定點定時收集處置,并聯系相關單位集中收集清運,日產日清,統一銷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及時發出通知,號召廣大市民自覺開展“門前三包”、垃圾裝袋、公共場所消毒殺菌等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城鄉居民養成勤洗手、多通風的衛生習慣,加大衛生保潔力度,鏟除病毒滋生、蔓延的土壤。
截止目前,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參與清掃垃圾、清潔背街小巷、噴灑消毒液等衛生行動超過3000人次,累計清除垃圾超過千噸,及時有效阻斷了疫情病毒傳播,有力提升了我縣公共環境衛生水平,共同用公德心創建了一個“美麗” “潔靜”的家園。(程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