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按照“網格化管理、小單元做戰”要求,在全縣全面推行疫情防控“單元長”“聯防長”制。截至目前,全縣15個鄉鎮、1161個網格,已設單元長1050名、聯防長5361名,完成率100%。
提高站位抓落實
我縣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對市《關于全面推行疫情防控“單元長”“聯防長”制的指導意見》進行再學習、再研討,安排起草我縣的實施意見。及時召開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等會議,對實施意見進行審議,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數據組、組織組、法治組、宣傳組等五個專項工作組。隨后召開全面推行疫情防控“單元長”“聯防長”制工作視頻會,將任務部署到鄉鎮、動員到村居,形成縣鄉村三級書記帶頭抓落實的局面。
突出重點抓落實
在“兩長”制工作中,我縣嚴把基本單位劃分關、嚴把人員選聘任用關、嚴把組織領導架構關、嚴把“兩長”職責落實關,選出責任心強、威信度高、認可度好的人為“單元長”“聯防長”,確保能發揮作用。
在縣城區,8個社區、8個城中村以樓棟為基本單位,一般每30—50戶設立1名單元長。同時,根據工作實際,針對8個城中村的公路沿線和難以完全封閉管理區域的分散住戶,設置聯防長。在農村地區,能做到封閉管理的以村民組長為聯防長,針對公路沿線和難以完全封閉管理區域的分散住戶,按就近原則,一般每10戶形成為1個聯防組,設立1名聯防長。 在“兩長”人員的選聘中,要求“兩長”一般由6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政治合格,群眾基礎好,有一定文化程度,能熟練使用手機App軟件的居民擔任,優先在社區(村)黨員、退役軍人、“兩代表一委員”、業主委員會成員等群體中選任。由網格長、社區居民、物業管家推薦或群眾自薦,經社區(村)黨組織集體研究確定。“兩長”一經確定,由社區(村)黨組織發放聘書、張榜公示,告知其工作職責、管理范圍及所包保住戶基本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兩長”上崗后,在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及有關要求的宣傳基礎上,按照“五個清倉見底”的要求全面摸排“五類人員“情況,開展基本單元巡查,及時發現制止違反“八個不”的行為,并督查居民掃碼填報健康信息。截至目前,“兩長”共摸排“五類人員”21名,發現制止違反“八個不”行為200余次,調解涉疫情矛盾糾紛16起。
太湖縣實行社區(村)黨組織領導網格長、網格長管理單元長(聯防長),單元長(聯防長)包保小單元(聯防組)及其居民戶的層級管理機制,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著力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調動起社區干部及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強化宣傳抓落實
縣委堅持一手抓工作推進,一手抓宣傳發動,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兩長”制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和關鍵舉措,大力宣揚“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干部群眾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兩長”制主戰場。各鄉鎮通過村村通“大喇叭”、宣傳車等形式,引導熱心群眾、離休村干等群體踴躍加入“兩長”隊伍。縣融媒體中心及時發現“兩長”工作的先進典型,推出《涼亭村聯防長:防控宣傳的“敲門員” 群眾健康的“守門員”》《東園社區:有了“單元長” 防疫有保障》《城鄉聯動“兩長”戰疫》等新聞報道。
壓實責任抓落實
在“兩長”制推行過程中,我縣堅持細化屬地責任、包保責任、調度責任和督導責任,把各項工作落細落小。
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明確鄉鎮黨委書記、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負領導責任,社區黨組織書記負第一責任,社區網格長負直接責任,確保“關鍵少數”發揮關鍵作用。城區依托文明創建58個網格,100個縣直包保單位干部職工全面下沉,深入街頭巷尾,全力以赴協助社區開展工作。農村地區建立“縣干包鎮、鎮干包村、村干包片”的三級包保網絡,壓力傳導到基層末梢。同時,為保證序時進度,建立“日調度通報、夜會商研判”機制,強化督導,將“兩長”制工作納入縣年度綜治維穩績效考核范疇,督導發現問題實行點對點交辦。( 葉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