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新倉鎮惠民村金黃一片的油菜花邊,拉了兩塊橫幅:“2020年太湖縣油菜菌核病飛防現場會”“太湖縣文霞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飛防隊”。一群人圍著一架無人機,好奇地看著、聽著。其中幾個身穿紅馬甲的,特別顯眼,有人在分發資料,有人在查看蟲害,有人在指導配藥,有人在講解技術。
“我縣今年春季降水量較常年偏多,氣溫較常年偏高,有利于發生油菜菌核病。”來自縣植保站高級農藝師的志愿者李明波說。“一要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濕度,促進油菜根系生長,增強油菜抗逆性。二要在油菜盛花期實行藥劑防治,畝用25%咪鮮胺乳油50毫升,加吡蟲啉和適量硼肥兼治蚜蟲,提高植株抗病力和結實率。”
“一定要注意用足藥量、兌足水量,均勻噴藥,藥后4小時遇雨還需補治。農藥包裝袋一定要收回專門處理,千萬不要亂丟亂放、污染環境。”李明波特意叮囑。
“無人機飛防可是幫了我的大忙呀!你看這10畝地打藥,只要7、8分鐘就完成了,又快又好,又省工又節約成本!”種糧大戶周鄭進興奮地說。“不然,我這200多畝油菜打藥,在這個疫情防控期間,到哪里去找人做事。新技術真是好??!”
“我縣油菜種植面積達到11萬畝。全縣18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5架無人機搶時作業,助力油菜防蟲防病,飛防面積達15%左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送科技”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縣種植業服務中心主任孫炳林介紹,“經過疫情防控后,種植大戶對無人機的推廣應用有了深刻的認識。”孫炳林表示,“下一步,我們要在無人機推廣上加大力度。一要實行購機補貼鼓勵購機,二要注重培訓無人機操作員,三要對從事統防統治作業的社會化服務給予政策性扶持。”(“送科技”志愿服務隊聯絡員 李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