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么多富有愛心的爺爺奶奶的幫助與鼓勵,我不可能走進大學。是他們教會我如何為人處世,是他們告訴我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等我有能力了,一定像他們一樣幫助他人!”日前,剛邁進安徽銅陵學院就讀的胡云鳳如是說。
胡云鳳,家住劉畈鄉馬畈村彭家組。低保貧困戶、她的父親于2014年病世,母親患紅斑狼瘡及類風濕疾病,沒有勞動能力,其妹妹就讀當地初中。
今年夏天,當胡云鳳收到了安徽銅陵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時一籌莫展。為了幫助她順利入學,該鄉關工委在前期學困生摸底時得知情況后及時與縣關工委聯系,為她籌集學雜費和生活費。縣、鄉關工委傾情幫扶,為胡云鳳申請“英賢愛心助學善款”10000元,幫助她順利進入大學學習深造。
孫金霞今年考取了安徽農業大學,因母親雙亡,自己成了孤兒跟著奶奶一塊生活,家庭基本沒有什么收入,在徐橋鎮關工委前期學困生摸底時被發現,鎮關工委副主任王啟平經過反復仔細調查和上門核實,及時上報縣關工委,縣關工委針對該生家庭情況,經過研究決定給予申請“英賢愛心助學善款”10000元,讓她們順利跨進了深知大學校園深造。
這只是該縣關工委精準扶貧助學的一個縮影。今年來,縣關工委積極響應扶貧攻堅號召,將“脫貧攻堅,關工助力”任務與資助貧困學生緊密結合起來??h鄉關工委一些老同志不顧年高、不求名利、不辭辛勞,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多方聯系爭取善款,認真做好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安慶市關心下一代愛心基金會“英賢愛心助學善款”發放前的摸底工作,滿腔熱情地投身關心下一代事業,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學困生撐起一片藍天。
今年縣關工委有162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資助金額達23萬元。資助人數、資助標準今年創歷年新高。
用愛心為學困生撐起一片藍天。負責學困生資助工作的縣關工委駐會老同志,他們不計名利,不辭辛勞,無私奉獻,以對青少年深深厚的感情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加班加點,全身心地投入到學困生資助工作中,及時將助學善款精準發放到學生手中。這些老同志不僅常與學生保持聯系,而且與學生所在學校、鎮、村以及學生家庭保持溝通,暢通交流渠道,多元助學環環相扣,凝聚扶貧合力。經過“一跟蹤三連線”的定向助學,已經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得到了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廣泛好評。
“實施精準跟蹤扶貧助學,不僅解決了孩子們經濟上的難題,更讓受助學生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縣關工委針對青少年特別是農村學困生開展的一項資助活動,是“五老”助力教育扶貧、協同控輟保學的重要舉措。希望有更多的單位和愛心人士加入到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的行列中來,共同推進這項凝聚愛心的崇高事業,給更多的困難學生送去溫暖,送去希望,用我們的誠心之為,愛心之行,善心之舉,把這項愛心事業做強做大,用愛心點燃寒門學子成才的希望,用行動為廣大學困生撐起一片藍天,從而更好地激勵他們立志成才,回報社會。”該縣關工委主任葉方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