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圖書館科技志愿服務隊現有注冊成員10人。自成立以來,堅持踐行“互助、友愛、奉獻、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各級各部門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努力推進科技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將科技志愿服務工作與文化服務緊密結合,通過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傳遞愛心、傳播科普知識,以實際行動助力我縣建成全國科普先進縣。由于科技志愿服務工作突出,被安慶市科協評為“2019年度優秀科技志愿服務隊”。
一、科技志愿服務工作領導組織有力
把科技志愿服務工作當作圖書館工作的重心之一抓緊抓好,成立“圖書館+科普”志愿服務工作小組,由分管負責人任組長,注冊科技志愿者任組員,明確崗位職責,責任到位,落實到人,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萍挤罩驹刚邆冊诨顒訒r間內熱情接待、認真負責,保管好活動器材和設施;對讀者反映的科普方面的問題和建議,及時解答,及時向上反映,妥善處理。
二、科技活動軟、硬件設施完善
1.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櫥窗、LED顯示屏、門廳、樓道等設置宣傳欄、廣告牌,擴大群眾對科普知識的知曉率。2.為做好科普閱讀推廣工作,設置了科技咨詢室、少兒科普活動室及科普展廳,在圖書館服務品牌的基礎上,與科協聯合舉辦“科學大講堂”、“科普活動周”等活動,從硬件和軟件上豐富科普教育內涵。
三、科技志愿服務活動推陳出新
一直以來,太湖縣圖書館科技志愿服務隊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每年為全縣市民特別是留守兒童、殘疾人、農民工等各類人群提供科技志愿服務達20余次。
1.圖書館每年舉辦6期“太湖講壇”,其中科普教育講座有兩期以上,科技志愿服務隊為“太湖講壇”到場嘉賓提供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每期服務對象達200余人。
2.科技志愿服務隊利用圖書館的“殘障讀者活動日”,向參加活動的殘障讀者解讀科普知識,舉辦殘疾人象棋、飛鏢比賽,每年為60多位讀者服務800多余人次。
3.對館藏文獻資源進行二次加工,整合各類科技信息,每月編印一期《科技參考》小報,由科技志愿者發到農村科技戶、扶貧戶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手中。服務對象達1500戶,形成了以縣圖書館為龍頭,鄉鎮文化站、農技站、林業站為依托的服務網絡。到2020年8月底,編印《科技參考》小報392期,發送40余萬份。
4. 科技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每年的“文化、科技、醫療三下鄉”活動,為服務點百姓送去農村科技知識光盤及《科技參考》等資料;為各村農家書屋配送健康優質的科普圖書;為農民開展科普宣傳、科技培訓等一系列“送科技、文化下鄉”助農服務活動。這些活動為農村扶貧扶智、促進農民增收提供了科技含量,以科技之力促農民增收,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積極作用。
5.利用少兒親子閱讀推廣活動,開設科普課堂,科技志愿服務者向小讀者介紹科普常識、天文地理、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中外歷史、音樂藝術等,讓孩子獲取更多科普知識的同時,寓教于樂式的知識獲取方式吸引少兒讀者走進圖書館,共享閱讀樂趣,極大地豐富了少兒科普知識,充分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年均有600多個親子家庭參加。
5.圖書館每年暑期都要開展主題為“體驗科學 快樂成長”的暑期科學實踐活動,科技志愿者為孩子們展示科普大篷車展品、機器人、四軸飛行器(無人機)、科學表演、AR科普圖書、VR眼鏡等科普展品。為孩子們計了系列生動有趣的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提高實踐探索的能力,幫助青少年養成“學科學、用科學”的習慣,培養科學研究的興趣。
6.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圖書館科技志愿服務隊及時收集防疫知識及相關資料,利用微信公眾號向廣大市民普及科學防疫知識,同時到包保小區入戶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協助小區做好防疫值守工作,為抗擊疫情筑牢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