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塘鄉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普查員,正嚴格按照人口普查工作要求對普查對象進行走訪登記和系統錄入,他就是龍寨村的“明星脫貧示范戶”楊發松。
主動報名 變身普查員
脫貧不忘報黨恩,了解到全國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楊發松毅然加入了普查員隊伍。當初龍寨村選聘第七次人口普查員時,村里干部雖然想到了他,但考慮到他日常事務比較忙,又是殘疾人,因此準備另選他人。他知曉后,堅決不同意。他說:“所在組的每一戶、每一人、每一棟建筑我都相當熟悉,我是最合適的普查員人選,換作其他人,普查對象的配合程度會下降,普查工作難度會加大。”
盡心盡力 嚴把質量關
“阿姨,把您家戶口本拿出來看一下,家里有幾口人住?”自11月1日起,作為龍寨村第5普查小區的普查員楊發松抓緊時間逐門逐戶開展人口普查信息登記工作。敲門入戶、問好、說明來意、詢問家庭情況、登記、簽字……一邊詢問普查對象的家庭情況,一邊進行普查登記,整套程序熟練且有條不紊。連日來,他趁著自家的實體店和電子商務服務站不是很忙,結合居民工作生活時間,利用早、晚居民在家時段錯時開展走訪登記工作,確保房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
傳遞愛心 弘揚正能量
在入戶調查時,實地碰到的問題各式各樣,由于時間緊、知識點多,他只能一邊上門、一邊學習,盡可能將普查工作做細做實。入戶過程中,偶爾還會遇到少數村民對普查工作不信任、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他總是不厭其煩,耐心跟大家詳細講解,直到村民愿意配合為止。當周邊群眾問他為啥身體不方便還要參加人口普查時,他笑笑說:“我家是貧困戶,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政府的關懷與幫助,讓我們衣食無憂,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現在黨和政府有需要,我也想為大國點名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勤勞創業 踏上“致富路”
據悉,楊發松因前幾年脊髓血腫壓迫到脊髓神經,在外務工耽誤了最佳治療期,術后落下嚴重殘疾。“手術后只能放棄工作回家修養,每天就躺著,坐不起也站不起。”那段時間,他感覺自己成了“廢人”,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在了解楊發松家的實際情況后,該村于2014年將他家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同時鼓勵他家發展產業。在各項政策扶持下,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開起了小超市,還辦起了農村電商網點,順利脫貧致富,年收益約7萬元,而且被評為太湖縣優秀電商站主。
“必須在這兩三天時間里,基本完成普查登記錄入工作。”楊發松一邊說道,一邊趁著晚飯時間走訪對象戶。截至目前,楊發松已走訪登記了該普查小區大半部分的普查對象,由于即將赴外地對身體復查和給老婆做產檢,他打算放棄這兩天的休息時間,力爭及時、準確、高效完成短標錄入工作。(盧啟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