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位180大高個,帶著眼鏡的小伙子正是這期故事的主人公,北中鎮扶貧辦主任盛晟,2015年大學畢業考錄到北中鎮人民政府,投身到脫貧攻堅的行動中來。
發揮專業優勢 奠定扶貧基礎
2015年底脫貧攻堅行動剛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事情千頭萬緒,所有的數據從無到有,盛晟同志充分發揮了他的專業特長,利用計算機知識對貧困戶的數據進行系統分析,按照類型歸納總結,為下一步全鎮開展貧困戶精準施策夯實了基礎。提到專業優勢這塊,盛晟的同事小石激動的說:“猶記那次縣里需要核對全鎮產業發展數據,時間緊任務急,分析全鎮2000多戶貧困戶產業種養數據、打卡金額,內容十分繁瑣,即使我們用了函數公式嘗試還是進展緩慢。盛主任剛走訪貧困戶回到鎮里,就馬不停蹄投入到了這項工作中,在他的專業操作下,我們很順利的將所有數據都條理清晰的羅列了出來,在全縣15個鄉鎮中率先完成了任務。”
工作兢兢業業 扶貧踏踏實實
北中鎮2016-2018三年圓滿完成了168戶532人的分散安置易地扶貧搬遷任務。這些數字的背后,都有著一段艱辛的歷程。2016年是開始易地扶貧搬遷計劃的第一年,面對領導交辦這樁新任務,盛晟同志開始了起早貪黑一遍遍地出入貧困戶家,熟悉每一戶的家庭情況、人口構成,認定建房面積,合理規劃建房地址以及對貧困戶的建房進度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這一年他瘦了十斤,人也曬得黝黑,也是這一年,他被評為了太湖縣優秀公務員。他笑著說:“貧困戶安全住進去,比什么都好。”2016年實施易地搬遷的貧困戶都安全住進新房后,盛晟和分管領導進一步有針對性地給貧困戶制定幫扶政策,激發貧困戶的內生發展動力,讓他們在生產生活中自立、自強,鼓勵他們要從經濟和精神上雙脫貧。這樣不僅保證了貧困戶“搬得出”,更保證了貧困戶“穩得住、能致富”。
盛晟說,脫貧攻堅以來,有太多難忘的扶貧事。讓他印象最深的是羅山村舒燦家。家中5口人,妻子身體不是很好,孩子尚年幼,老父親因意外摔斷了腿,母親患有腎衰竭,常年需要透析,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到了他的身上,他短期又無法出門務工,經濟來源完全斷了。因家中難以負擔母親住院透析的費用,只得在家中開辟一間房把藥物拿回家來操作。看著他家那滿滿一屋子的藥物和簡易的透析工具,盛晟的心揪得很緊,甚至連一句安慰的話也說不出來。在脫貧攻堅春風吹來之后,結合舒燦家的實際情況,盛晟和分管扶貧的領導、村第一書記、村干部多次開會研究討論,迅速將他們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管理,享受“351/180”醫療政策,減輕他們家的經濟負擔;并且為他們家申請農村低保,生活得到了保障;在那以后的一次去舒燦家走訪中,盛晟清楚地記得,舒燦的老父親拉著他的手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你們對我家的幫助,把我家從破碎的邊緣拉了回來!”很長一段時間,這番話成為盛晟前行的動力和支撐。
盛晟表示,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更是關鍵之年,他是一名中共黨員,不能讓一個貧困戶掉隊,扶貧人自身更不能掉隊,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與水平,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沖鋒在前,才能更好的形成合力促攻堅,為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貢獻力量。
盛晟同志不忘初心,真幫實扶,用他的專業和敬業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留下了扶貧人美麗的身影,在貧困戶的心中撒下了幸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