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華鎮橫路村坐落于美麗的花亭湖畔,屬非貧困村,由原橫路、學仕、大坂三個村合并而成。橫路三面環水,古樹遍地,氣候宜人,是天然氧吧和休閑勝地。全村以種植業為主,盛產柑橘、楊梅、枇杷、板栗、茶葉、獼猴桃等農作物。黨的十九大以來,在天華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村統一思想,在集體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上取得明顯成效。
橫路村紅心柚基地位于花亭湖畔,一群村民正在熱火朝天地干著活,他們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松土,有的在修枝。他們中大多數是貧困戶,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現在在村里就能掙錢,心里說不出的高興。村民李女士說:“由于老公不幸病逝,留下孤兒寡母兩個人,小孩現在上大學,自己又沒文化,外出打工沒人要,前幾年村里給評了低保貧困戶,不僅給安排了公益護林員,還幫助安裝了光伏發電,加上自己在基地打零工,每年收入兩萬元以上,現在靠自己的勞動和政策幫扶,實現了穩定脫貧,生活有奔頭。”“現在自己六十多歲,身體雖然很硬朗,但是外出務工都嫌我年齡大,現在村里有了紅心柚基地和白枇杷基地,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每年能有近萬元的收入,加上小孩在外面務工,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吃喝不愁。”村民老汪笑瞇瞇的說道。
自2018年村兩委換屆以來,新一屆村兩委定下了穩抓集體經濟、助力脫貧攻堅的目標,利用扶貧資金征地51畝,加上安慶市大觀區幫扶結對資金20萬元和上海期貨交易所“一司一村”幫扶結對資金20萬元,累計栽種3400株紅心柚及100株白枇杷,2018年、2019年累計帶動貧困人口及因家庭原因無法外出打工人員就業創收約10萬元。預計以后每年可帶動400人次務工,豐產期紅心柚產量可達10萬公斤,按5元/公斤計算,項目建成后年創產值可達50萬元以上。2019年底,橫路村再征地80畝,種植白枇杷4000株,現已帶動貧困人口及因家庭原因無法外出打工人員務工800余人次。預計以后每年帶動600人次務工,豐產期產量可達每年8萬公斤,按20元/公斤計算,項目建成后可年創產值60萬元以上。
天華鎮橫路村村級合作社將堅持和完善目前的發展模式,在現有種植紅心柚和白枇杷的基礎上,再有計劃地流轉租賃拋荒田地,開荒復墾種植經果類植物,使種植上規模、顯著見成效。
接下來,橫路村將按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總體要求,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引導和創造條件激發內生動力,持續保持村集體和貧困戶穩定增收。堅持和發揮黨建引領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實效,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轉化,使基層黨組織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加凸顯,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打造一個宜居宜游的新橫路。(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