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泉林業站汪結超同志自2016年6月份幫扶湯泉鄉黃下村斯波文、鄧從斌等10戶貧困戶的五年多時間以來,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系列講話精神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總目標,堅持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基本方針,真抓實干,用心、用情、用力開展脫貧攻堅,真心實意為貧困戶排憂解難,真正做到幫人用真情,幫扶有實效。
依托產業,共謀集體經濟發展。
自2016年幫扶黃下村以來,針對黃下村村情,和村兩委共謀脫貧大計。5年幫扶時間里,汪結超和他的團隊,與黃下村兩委一起,為黃下村制定幫扶計劃。結合黃下村振邦農民專業合作社,全力打造黃下水庫現代化產業基地,協助發展清水魚養殖產業,發展立體式現代化農業,共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200畝油茶和20畝茶葉;結合湯泉鄉林長制,提質增效,營造森林撫育1200畝;在唐畈片區建設水果采摘園,種植青棗、葡萄等經濟林12畝;幫助貧困戶趙運啟、陸倫念、斯波文等貧困戶發展油茶種植20畝,促進個人年增收1500余元;和村兩委一道,幫助貧困戶陸保成、趙運爐、趙運華、李震江等22戶申請生態護林員公益性崗位;同時,協助銷售菜籽油、脫水蔬菜、肉鵝、瓜蔞等產品合計10余萬元。
依托項目 解決貧困戶急需
(一)勤走訪 用真情幫扶
汪結超同志是湯泉鄉林業站的負責人,每天的林業工作事務較多。可是為了村里貧困群眾,他以身作則,在統籌和做好林業專職工作的同時,都要堅持每個月到自己的幫扶貧困戶的家里或田間地頭上,和他們聊家常、問困難,每次的入戶走訪工作,他不求快,務求做實做細。為了盡量減少與群眾的隔閡,每次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時,都會先坐下來和群眾拉拉家常,全面了解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走訪回來,第一時間記下工作日志,既記下貧困戶的階段情況,也寫上自己的感想。對于走訪中發現的問題,不回避,不拖延,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也要做好解釋工作,化解矛盾,疏導情緒。在走訪工作中,他深深感到,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是做不好工作的,只有拿貧困群眾當親人,用情工作,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以此出發,他幫扶的貧困戶也都真正將他當成了親人。同時,他積極為貧困戶制定的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也讓貧困戶倍感振奮,為他們樹立起了脫貧致富的良好信心。
(二)出點子 用實干幫扶
汪結超同志不僅關心幫扶對象,而且關注村里的情況,更不僅僅停留在口頭的承諾上。“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村里反映的油茶產業種植,他結合林業工作,積極為他們訂購油茶苗、幫助申報林業項目,并常態化提供技術服務。力所能及可以解決的,他積極解決,解決不了的,就向上級匯報,和鄉領導一道想辦法解決。
(三)辦實事 用真心幫扶
要讓村民滿意,就要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辦到群眾的心坎上。無論刮風下雨,汪結超同志和他的幫扶工作隊每月都會準時出現在貧困戶的家中。湯泉鄉黃下村是林業站的聯系村,該村花屋組的貧困戶斯波文,家有五口人,夫妻二人常年生病吃藥,三十六歲的兒子斯義春身患精神殘疾,女兒斯偉霞和女婿李述華常年在上海打工,而且小兩口自從結婚后一直未生育。對于家里的戶主,精神壓力比經濟壓力更讓人無法平下心。作為幫扶聯系人的汪結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如果斯波文家里的思想解決不好,作為一家之主的斯波文很有可能對生活失去信心。為此,他同村兩委一起,經常到斯波文家中走訪談心,和他聊家常,談談同為天下父母心的事。同時,不忘宣傳國家扶貧政策,詳細講解國家的扶貧政策,讓他放寬心情,認真對待生活。針對斯波文戶的實際情況,汪結超不僅從思想上開導他,而且還幫助他家落實了醫療扶貧、生態扶貧、種養殖扶貧、就業扶貧等扶貧措施。現在,斯波文看到國家的政策如此精準有力,思想也開了,兒女的事情也慢慢想開了,身體也逐漸好起來了。同時,家里也實現了穩步脫貧。
同是黃下村石門組貧困戶鄧從斌戶,家庭人口2人,其父親去世較早,母親汪杏珍常年小病不斷。面對家庭實際,大學畢業后的他也一直未成家。家中的住房也是土磚瓦屋。對于鄧從斌來說,母親年事已高,理應在家照顧母親,無奈家庭經濟來源缺乏,他只得讓出嫁的姐姐幫忙照看母親,自己一人去外地掙錢打拼。作為幫扶聯系人,汪結超明白對于鄧從斌來說,他最大的顧慮就是其母親一人在家的住房問題。于是,汪結超同村兩委一起積極對接落實異地扶貧搬遷政策,解決他家的居住安全問題。但是,對于其母親來說,始終不肯放棄原有的“老祖業”,為此,他和村兩委一道,經常做其母親的思想工作,同她講解目前的扶貧政策。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順利地實施了異地扶貧搬遷。現在,鄧從斌戶搬進了新房,也順利地實現了脫貧。居住環境的改變,也讓他的母親身體狀況有了好轉。現在每次到鄧從斌新居入戶走訪,他的母親也更加熱情了。
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汪結超同志用真心、真情、實干的工作激情書寫著一個基層林業人真心為民的理念,也正是有千千萬萬這樣的優秀幫扶聯系人,才讓精準扶貧工作更加多姿多彩、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