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點名,沒你不行!”
2020年11月1日零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新倉鎮(zhèn)252名普查工作人員聞令而出,一馬當先,進廠房、到工地;入農(nóng)戶、到地頭;走村串戶……,風里來雨里去,不漏一人忙普查。他們充分發(fā)揮吃大苦、耐大勞的工作干勁,以對黨和人民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普查工作中去,展現(xiàn)出黨員、團員、群眾敢為人先的忘我精神面貌,用青春的風采書寫出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太湖縣新倉鎮(zhèn)富山村普查員汪東霞就是其中的一名。筆者聽說她是一位術后在家休養(yǎng)的癌癥患者,已脫貧戶,于是慕名前往探訪。
一個暖陽的下午,在富山村三房組,筆者遠遠望見一個身材嬌小,穿著藍色羽絨服和厚毛衣的姑娘,正站在自家的門前迎著筆者與村書記的到來。富山村黨總支部書記葉忠林說,她就是汪東霞同志。給人第一印象,年輕、開朗、彬彬有禮。進門之際,汪東霞連連表示歉意,因為上午去醫(yī)院“打針”,耽誤了約見的時間。筆者誤以為是她帶小孩去打預防針,她說是她自己打,術后每隔28天都要到醫(yī)院去一次,每年打13次,已經(jīng)連打了三年,筆者聽后難以相信眼前姑娘是位病者。
汪東霞,今年34歲,從本鎮(zhèn)牌樓村嫁入富山村。2012年起她與丈夫常年在浙江湖州做裁縫,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家三口生活其樂融融。2015年汪東霞被查出患有乳腺癌。突發(fā)的癥狀打亂了原平平靜幸福的家庭生活,夫婦二人四處求醫(yī)問診。兩次手術,八次化療,二十五個放療,多年的積蓄一花而全。談到這些汪東霞飽含淚水里說:“生病期間,一家人因我病好而喜,因我病痛而泣,在外務工的丈夫省吃儉用掙錢支付她的藥費,連四、五元錢的夜宵都舍不得吃,家人愛的點滴讓她感動和感恩,也堅定了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與勇氣。
2017年,富山村兩委得知汪東霞病情的實際情況后,主動上門幫扶。經(jīng)精準識別,汪東霞戶被評為貧困戶。2018年國家出臺對治療癌癥藥品價格減免政策,縣醫(yī)院引進治療藥物,讓她省去了前往市醫(yī)院的車船勞頓和更大開支外,很大程度地減輕了經(jīng)濟上的壓力。在病情面前,她一直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身體有所恢復后,她在家又踩起了縫紉機,制作布藝窗簾出賣,善良的鄰居們知道后,都主動找上門請她制作,公公負責上門給人家安裝,大家用愛的溫暖關愛著她。 “現(xiàn)在還靠吃藥打針維持,村里、家里、鄰居對她很關心,有國家好政策幫忙,很是感恩!”
普查工作開始前,汪東霞主動向富山村兩委報了名,村兩委鑒于她的身體狀況良好,于是同意了她的想法。96戶,300多人,她一戶一戶上門,一戶一戶登記。普查開始時,農(nóng)戶在田前地頭忙于收割油菜或外出務工,她白天就到田間地頭先摸底登記;農(nóng)戶中午和晚上在家時間,她又上門核實、錄入;一次次上門,一次次撥打電話,整二個月的時間里,她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登記、統(tǒng)計錄入的信息速度快、質(zhì)量高,工作的成效贏得大家的一致好評。
“生病后,有一種失落感,好像自己拖累別人的感覺。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貧困、患病人,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能走過難關。這次很榮幸報名參加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感覺自己能為國家、為社會做一點有益的事情,特別開心。我堅信眼前的不容易只是暫時的,都能克服,生活會越來越好!”汪東霞臉上露出的笑容,能時刻讓你感受到那份感恩,那份堅定與執(zhí)著。(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