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優勢,依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1個中心、26個所、188個站、10支“十送”志愿服務隊伍,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管理平臺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載體,強化宣傳引導,深化志愿服務“四單聯動”全流程零時差網上服務機制,聚焦需求側,時刻關注和了解群眾實際需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強化平臺宣傳。自2020年7月平臺上線以后,建立了文明實踐“你點單我派送,我發布你挑選”的志愿服務機制。發放了平臺操作手冊10萬份,在各所站入口、為民服務大廳、文化廣場、交通主要路口、宣傳欄等顯著位置張貼平臺二維碼海報9000張,提高平臺的知曉率,引導群眾有困難有需求就“掃碼”。
群眾預約點單。群眾通過掃碼直接進入中心平臺,直接點擊“我要點服務”后,頁面就會顯示出不同主題的服務項目,分別為理論宣講、文化服務、全面健身、教育服務、科技科普以及生產生活服務等六大類,服務項目下面便是具體的服務內容,群眾根據自身需求,直接點擊相應內容后面的“預約服務”即可完成點單,整個流程簡單易學好操作,實現“菜單式”精準對接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線下廣泛收單。針對年邁體弱、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等特殊群體,該縣各實踐站做實網格化管理,廣泛開展線下收單、代為點單服務。各實踐站以村兩委成員、聯防長、單元長、黨員、村民組長、留守婦女、熱心人士、“五老”“五青”人員等為主體成立志愿服務隊,并為志愿者設崗定責、劃定包保區域,每月固定日期到住戶家中走訪,廣泛收集群眾需求,能現場解決的當場完成服務;不能馬上解決的,則及時將問題向村實踐站反饋,由村管理員代其點單申請服務,切實滿足群眾需求,把好事辦實。
中心迅速派單。當群眾在平臺遞交需求“菜單”后,后臺會馬上收到消息,縣中心按照“就近、在行、快辦”的原則,根據群眾需求內容,立即做出回應,并將“菜單”派給相應的志愿服務團隊或志愿者。志愿者“接單”后,根據群眾需求類別,立即著手做足準備工作,隨即上門“打卡”服務,做到快速高效,確保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落實“下”去。
群眾主動評單。志愿服務好不好,質量高不高,由群眾說了算。在管理平臺上,志愿者完成訂單后,群眾根據需求滿足情況和完成質量,對服務進行評價,只有群眾對志愿服務給予一至五顆星的評分和評價后,提供服務的志愿者才能獲得相應志愿服務積分,起到雙向促進和激勵的作用。
“群眾在哪里,我們的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目前,“群眾點單-線下收單-中心派單-群眾評單”已經成為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新常態。今年以來,平臺共發布志愿服務項目1774個,參與志愿服務38600人次,累計組織開展“十送”志愿服務42批次,參與志愿者1120人次,已完成“點對點、面對面”點單589件,群眾滿意率100%。(楊達會 程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