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西明,男,1984年12月生,現任晉熙鎮程嶺村總支書記。
事跡簡介:
程西明同志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愛崗敬業,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不畏艱難、敢打敢拼;他樂于助人,關心弱勢群體,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他重視文明鄉風建設,建設講文明樹新風文化長廊,積極宣傳崇德向善,弘揚社會正氣。
小康路上的“領路人”。2014年程西明當選為程嶺村總支書記,晉熙鎮程嶺村地處大別山南麓,山高路遠,這里最高處海拔800米,是典型的山區村、貧困村。他上任時,幾個村民小組沒有公路,村民們還是過著肩挑背馱的日子,怎樣為鄉親們找出路?程嶺村怎樣才能改變經濟落后的現狀?這些問題擺在他的面前,要想富,先修路。為了給村民一條致富路,他沒日沒夜四處奔波,先后修通了50公里組組通公路,打通了村民出行要道。每修一條路,從設計、勘測、征地、工程施工等他都親自到現場,有些村民為占地鬧矛盾,他出入于村民之間,化解一起又一起矛盾;為保證工程質量,不問嚴寒還是酷暑,他都每天要在工地上待上幾個小時,這段日子,他白天忙修路,有時夜里還要處理各種村級事務,他把村委會當成了家,在他的帶領下,實現了組組通公路。如何帶領村民奔小康?程書記首先想到的是開發利用本地資源。程嶺村毛竹產量高,他帶領村民將毛竹加工成掃把,賣給城市環衛企業;程嶺村山高霧多,而且土質肥沃適宜發展茶葉,他帶領村民發展高山茶葉;為發展村域經濟,他引進六白豬保種養殖企業;山上空氣清新,他建設童家避暑山莊,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將程嶺村從負債村變成集體經濟突破50萬元的經濟發展強村,農民們也漸漸富了起來。
困難群眾的“熱心人”。他把困難群眾當親戚,誰家有困難,他總是帶頭去進行幫助。在脫貧政策的支持下,為每一個貧困戶確定幫扶責任人、制定“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程嶺村村民程章來,是村里的貧困戶,49歲的他,家庭主勞力,因患骨結核,多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十分困難。程西明得知情況后,不但自己主動捐款,還積極發動群眾募捐,在思想上為他增添生活的勇氣,并通過結對幫扶等多項措施對他進行扶持。2019年程章來戶順利脫貧。為防止返貧,還建立了扶貧兜底、產業扶貧、醫療救助、公益崗位等長效機制。每次上他家走訪時,程章來的老父親總是深情地說:“感謝程書記為我家帶來了希望”。
程西明把孤寡老人當親人,逢年過節,總是要帶上禮物去他們家看看,陪他們拉拉家常,談談心。得知老人病了,他為老人尋醫問藥;老人沒吃的,他送去大米和油。一個冬日的晚上,程西明的電話鈴聲打斷了正在吃飯的一家人,電話那頭是一位五保老人,身邊也沒什么人,老人在電話里說道:“程書記,你快來!我在家摔了一跤,渾身疼”,程西明二話沒說,放下手中的電話,開車來到老人家中,剛走進老人家門時,老人竟還坐在冰冷的地上,無法站立,程西明趕緊叫來鄰居,一道將老人扶上車子,送往醫院。在醫院程西明忙前忙后,一個人排隊掛號、推著老人拍片子、辦理住院手續等等,連夜為老人請來護工,以方便更好的照顧老人,在安排好一切后,程西明獨自一人開車回到家中,那已經是深夜了。2021年7月2日的一場大雨席轉而來,許多村民房屋倒塌,程西明買來生活急需用品送到受災戶手中,幫助村民開展生產自救。
文明鄉風的“帶頭人”。為提高村民素質,倡導講文明樹新風,針對程嶺村的實際情況,程西明對精神文明建設進行規劃,擴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制作向善向美文化長廊,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出臺了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提倡婚事新辦、喪事儉辦、喜事簡辦;出臺了婚喪嫁娶操辦標準,紅事要求酒席不超過8桌,禮金不超過200元,每桌消費不超過300元,白事提倡放哀樂,通過家庭追思會、鮮花等祭奠方式替代焚紙燒香;成立了禁賭禁毒會,督促村民不參與賭博、不參與迷信活動、不涉嫌違法犯罪等;成立道德評議會,每年通過民主評議開展最美屋場、最美庭院、最美婆媳的評選;以自然村整治為契機,配齊各類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設施,組織群眾開展廣場舞、秧歌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使群眾爭做新型勞動者的風氣日益高漲。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他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愛崗敬業,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畏艱難、敢打敢拼的實干精神卻處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黨性。
在程西明同志的帶領下,2017-2019年,程嶺村連續三年為晉熙鎮鎮綜合考核一類村;2020年獲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稱號,2021年,程嶺村黨總支獲太湖縣先進基層黨組織。2016年程西明被評為晉熙鎮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2020年被評為晉熙鎮優秀村居干部,2015年獲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先進個人、晉熙鎮優秀村居干部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