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縣堅持服務群眾的基本方向,立足實際為民辦實事,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技能培訓聚民意。切實聚焦“就業難”問題,實施分類技能培訓,著力提升人員就業技能,拓寬就業范圍。培訓力度大。準確把握民生需求,細化培訓工作措施,在力度上下足功夫,不斷提升培訓的針對性。依托16家培訓機構,在全縣15個鄉鎮和縣經開區開辦各類培訓78個班,培訓合格人數3028人。其中普通勞動者培訓31個班,企業新員工崗前技能培訓37個班,學徒制培養1個班,脫貧穩就業技能培訓9個班。培訓內容實。以就業為導向,切實了解基層群眾就業所需,豐富培訓內容,確保培訓取得實效。舉辦 2021年太湖縣民生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培訓內容涵蓋茶葉、瓜蔞種植、肉雞養殖、茶葉機械化、農村電商人才、益農信息等方面,合計對950名新型職業農民完成培訓。全年組織實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87人,實現退役軍人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技能雙提升。培訓方式多。采用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搭好培訓平臺,讓技能培訓落實落細。“送科技”志愿服務隊深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場指導水果等特色產業的栽培管理,送技術到田間地頭。舉辦工貿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知識培訓班,有效促進企業安全發展。
環境美化暖民心。把推動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行動,用成效繪就出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上下聯動有力量。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做好“拆、清、補、改、立、包、督”七字文章,著力抓好“三大革命”,扎實推進“三大行動”,深化推進“三線三邊”綜合整治。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突出創建為民,全力打好“創衛”攻堅戰、決勝戰。縣城管局開展“修繕路面惠民生 通經活絡暖民心”等專項行動,修復破損及沉陷路面77處、修復人行道300余處,對6處管網、100余座井室實施修復。新倉鎮香茗山村完成泗水港水土保持項目,為鄉村生態振興營造良好生態發展環境。志愿活動有成效。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陣地優勢,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切實做到整治一處、清潔一處、靚麗一處。徐橋鎮出動260余人次集中開展整治行動,清除亂拉亂搭晾衣繩、晾衣桿20余處,廣告牌6塊,沿線違規種植藤蔓20余處。大石鄉文橋村以“黨員帶頭、干部先行、群眾響應”的方式,讓村莊清潔“小入口”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大變局”。
真情服務解民憂。從群眾需求出發,從點滴做起,架起連接黨心民意的橋梁。以學促行,讓群眾暖心。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辦事的強大動力,想群眾所想,切實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扎實推進疫苗接種工作,筑牢全縣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防線。縣民政局聯合省第二人民醫院到湯泉鄉開展“福康工程”項目集中篩查活動,為更多的殘疾人帶來福音。縣人民醫院建立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務。城西鄉組織250名適齡婦女參加“兩癌”免費篩查,確保項目惠及最需要群體。以干促效,讓群眾安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眼前的急事、難事入手,急群眾所急,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百里鎮積極謀劃爭取青團路改造項目,解決近8000人出行難的“心頭病”。天華鎮基層干部幫助群眾銷售西瓜三萬余斤,持續提升群眾的收入,切實把好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楊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