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縣農商銀行深入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充分發揮“離土地最近,與農民最親”的地方金融主力軍優勢,扎實推進整村授信普惠金融工程,彈好“黨建共建、科技創新、普惠金融”“三根弦”,奏響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三部曲”。
一、黨建共建,奏響鄉村振興“合唱曲”。充分發揮“總行——支行”兩級黨委人緣優勢,以黨建共建為載體,全面加強總行黨委與縣委、鄉鎮黨委的統籌協作,深化支行黨支部與村兩委的業務融合,全力打造“黨建+金融+產業融合”服務模式,讓金融“活水”浸潤到縣域經濟發展的三農沃土。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與轄內15個鄉鎮和一個經濟開發區黨委達成鄉村振興黨建共建戰略合作意向,持續深化政銀合作關系,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重大項目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和民生基礎設施爭取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與機關單位共建,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充分發揮“金融紐帶”作用,積極對接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財政局和縣融資擔保公司等鄉村振興責任單位,緊跟政策形勢、貼近農村市場、優化服務流程,讓優惠政策、金融資源真正下沉到鄉村振興一線。目前,與太湖縣農業農村局成功共建的農村“三資”平臺,實現轄內174個行政村的開戶全覆蓋,綁定對公存款1500余萬元,有效地將政府與銀行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基礎數據匯集、集體資產運營信息互通,為探索鄉村治理、普惠金融、農民農業保險、社員股份管理等各領域的綜合應用提供平臺支撐,助推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與村黨支部共建,融合業務發展。結合社保卡發放、金融知識普及和招商引資等共建活動,引導支行黨支部積極對接行政村(社區)黨支部開展共建,傾力打造銀村“信用共同體”,現已對接174個村黨支部,為整村授信、駐村辦公的開展筑牢群眾基礎。
二、科技創新,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大力推廣手機銀行4.0版和企業版手機銀行,“移動銀行”建設讓老百姓實現金融業務“掌上辦、路上辦、家里辦”。創新推出柜面無紙化、社???ldquo;一網通辦”、電子對賬等系列便民服務和特色產品,電子銀行金融服務打通了縣域農村地區的時空界限。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成立23支“普惠金融工作隊”和“黨員服務先鋒隊”,攜帶移動終端駐村辦公、上門服務,打造“金融服務就在身邊”行業形象,暢通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渠道。常態化推進“三好銀行”創建,打造“五心”服務網點,通過加強網點改造,優化服務環境,創新營銷模式,深化服務內涵,提升網點客戶吸引和依存能力,把網點建設成“業務交易中心、產品體驗中心、客戶交流中心、黨建活動中心、品牌推廣中心”,引進智能柜員機、社保卡制卡等智能自助設備,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
三、普惠金融,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致力于打造“太湖人民自己的銀行”,通過優化金融服務機構布局,結合31個營業網點,在全縣建設72處金農信e家(簡約型57個)及89個惠農金融服務室,切實打通老百姓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個人客戶71萬戶,基本實現“每(鄉)鎮有支行、每村有設備、每人有賬戶”,切實將惠民利民的政策資金送到老百姓家門口。該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緊貼國家支農助農政策,單列涉農信貸計劃,制定普惠金融規劃,明確支農支小、綠色金融、鄉村振興的各項目標、舉措及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堅持以數字化轉型賦能鄉村振興,推出金融網格化管理,依托“普惠貸”“農e貸”信息采集平臺,深入推進普惠金融建檔立卡;依托“金農信e貸”開展線上授信,為每家每戶送上“家庭備用金”。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該行聚焦縣域和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對太湖功能性材料膜首位產業、一區三園龍頭企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禪源太湖5A級風景區創建等重點領域、特色領域的小微民營企業,堅持主動上門,問需于企,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聚力創辦“一行一品”特色支部品牌,在村級特色產業中尋求業務增長點,幫助有發展潛力的常潤米業、牛鎮黃茶、栗樹黃桃等一大批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截止目前,累計投放涉農貸款40.45億元,小微企業貸款37.54億元,極大地激發了縣域農村經濟發展的活力與動力。(章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