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界址村的鄉間小道上,只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庭院整潔,美麗的墻繪訴說著文明鄉風,過往的村民們言笑晏晏,一幅幅田園生態、村莊美態的美麗圖景正徐徐展開。

從“小改變”到“大變局”
界址村立足實際、創新舉措,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泛發動群眾持續深入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切實改善,村顏值不斷提升,廣大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我們天天打掃呢!現在環境干凈了,家門前有點臟亂都看不下去啦!”金嶺組的一位村民笑著說,“而且我們聯防長特別負責,這一片的環境衛生他都操心著呢!”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推進不僅是村兩委帶頭,以上率下、分組包干的過程,更是動員群眾、發動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村總支書記周大海表示,“人居環境整治要從‘小改變’做起才能形成‘大變局”。我們通過倡議書、喇叭廣播、宣傳車輛、微信群、簽訂‘門前三包協議’等方式進行宣傳引導,積極發動群眾,增強群眾責任意識,在全村形成了“村兩委帶頭干、黨員專心干、群眾一起干”的濃厚氛圍,需持續發力,才能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向全域推進、縱深推進。”
從“清淤疏浚”到“美麗清新”
在苗嶺組,村“兩委”為解決村組水塘黑臭水體問題,通過雨污分流改造、清淤疏浚等措施,徹底解決了污水排放問題。如今池塘清澈見底,沿河修建了綠色護欄,村民的房前屋后種上了花草,居住環境美麗清新。

“環境整治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唯有真抓實干,才能共建美麗家園。為了提高整治成效,我們組織各組環衛工到做的非常好的組去學習,正視環境整治中的問題、查找原因、整改完善。”村總支書記周大海說道。
從“長效機制”到“記住鄉愁”
宅后青山美如畫,門前碧水映春光。唯有建立長效機制,才留得住青山綠水,才能使在外游子記得住鄉愁。隨著整治工作的不斷推進,界址村也注重構建和完善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
為確保各級信息暢通,建立了全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微信群,第一時間反饋問題、解決問題,督促加快整治進度,形成干群互動、上下聯動的共建共管共治共護的集中整治工作機制。社會多方力量,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建立健全村民參與機制,確保整治效果。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界址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載體,凝心聚力,上下同心,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實、穩健。(彭江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