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縣醫保部門統籌謀劃、規范管理,有序推進醫療救助工作,在織密筑牢基本民生安全網、發揮兜底保障作用、推進醫保制度改革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
一是明確救助對象。按照醫療救助的性質和特點,及時將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脫貧人口、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因病致困家庭重病患者等困難群體納入救助范圍。
二是明確救助標準。按照“量入為出、分類救助”的原則,對脫貧人口、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等重點救助對象和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等一般救助對象的救助比例、起付線以及封頂線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嚴格執行。
三是明確資金用途。救助資金主要分為資助參保和直接救助兩大塊。資助參保方面,明確對特困人員和孤兒、受災貧困人口、受災邊緣人口、重點優撫對象和計生特困家庭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15年底以后脫貧人口、低保對象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定額資助250元;持證重度殘疾人、持證貧困精神殘疾人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定額資助270元。全年共資助參保97300人,資助金額2465.11萬元;直接救助方面,截止九月底,累計救助49385人次,支付救助資金1274.22萬元。
四是明確救助程序。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實現“一站式”即時結算。其中: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和15年底以后脫貧人口,只需支付個人自負的部分,醫療救助金由定點醫療機構或經辦機構先行墊付,定期據實結算;低收入醫療救助對象、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其他困難人員申請醫療救助,按照村收集、鄉受理、縣審核的機制,實行社會化發放,并定期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縣醫保局唐周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