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宣示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堅定態度,樹立真抓實干、獎懲并施的鮮明導向,徐橋鎮持續改進和完善機關職工、村居、基層站所考核方式方法,探索構建多視角、全方位、立體式的3+N考核評價體系,為科學精準選人用人提供有力支撐,不斷激活干部干事創業“一池春水”。
一是完善對村居考核機制。以往對轄區內村居考核均采取綜合評價方法,雖從整體上有大致評價,但部分后進村長期以來形成的“不作為、懶作為”局面依然存在,先進村獎勵機制不完善導致部分村居干部“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存在不思進取、拖沓處事的工作作風。為切實改變現狀,拒絕“躺平式”干部,精細謀劃、提前部署,出臺《村居綜合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辦法》,成立專門考核班子對各村居進行統一考核,并要求各辦公室、各工作負責人出臺具體工作考核細則,實行量化考核的方式,采取排名與打分相集合、排名與實績分各占一半的辦法確定每個考核項分值,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村干績效工資發放的依據,對績效考核靠前的村居及村居兩委干部實行獎勵,優先推薦評獎評優,績效考核末位的村居對主要負責人約談。
二是完善對機關職工考核機制。為加強干部管理,轉變干部作風,增強干部職工工作責任感、使命感和事業心,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極和主動性,提高工作效能,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優質、高效完成,制定出臺《機關一般公務員和事業編人員考評辦法》,以百分制量化考核方式考核全鎮在崗職工,考核工作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全面考核與重點工作考核相結合、年度考核與日常考核相結合,對出勤、工作業績、綜合評價分別進行打分,其中工作業績考核原則上與鎮相應工作年終績效考核結果為準,綜合評價分為縱向、橫向、逆向打分,由班子成員、村“兩委”、職工進行評價打分。考核結果與職工評獎評優直接掛鉤,切實加強了干部職工管理,激發了工作的積極性。
三是完善對基層站所考核機制。為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全面提升鎮直站所(分局)行政效能,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對全鎮各基層站所開展群眾滿意基層站所(分局)考核評比工作。考核采用既重工作實績又重群眾評價及量化客觀的原則進行綜合考核計分,具體分為績效考核、重點工作考核、民主測評、加減分等四個部分,對基層站所履行職責、事務公開、工作作風、廉政建設等四方面進行量化考核,考評得分前3名且90分以上評為年度人民滿意基層站所(分局),對排名后三位且得分低于70分的站所,約談其主要負責人,查因問責,督促整改。通過對基層站所考核,努力營造出“比、學、趕、超”氛圍,進一步改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單位形象,大力推進了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
N是完善“以學促考”考核方式。建立了每月集中學習例會制度,采用“領導帶學、職工講學”的方式進行,帶領機關干部職工、村(社區)干部第一時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中央和省市縣最新會議、決策部署要求,每次集中學習安排2名以上干部職工圍繞“講、比、曬”(講工作經歷、學習體會、人生感悟,比對單位、對人民所做貢獻、曬工作業績)進行講學,充分調動參學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帶著思考學;積極搭建年輕干部成長舞臺,給年輕人壓擔子,一批“85、90”后年輕干部擔任鄉鎮機關二級機構主要負責人;定期組織班子成員、村居干部、鎮直單位負責人外出考察學習,促進鄉村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視野、創先爭優。
徐橋鎮以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樹立擔當作為、改革創新、干事創業、務實重行的鮮明導向,最大限度調動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切入點,以建立系統性考核制度,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為抓手,制定實施“3+N”考核創新體系,切實提升了全鎮干部職工奮勇爭先的行動力,有效帶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袁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