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鎮寶坪村地處皖鄂兩省四縣交界,清嘉慶元年(1796)走出了狀元、翰林院編修趙文楷,嘉慶皇帝稱贊他“文楷佳名期雅正,為霖渴望副求賢”。此后,他的后輩陸續出了6位進士,其中趙畇、趙繼元、趙曾重為翰林,光緒皇帝曾御筆親書“四代翰林”的墨漆金字巨匾,這就是寶坪村“狀元故里”的由來。2019年12月,《寶坪村志》入選“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
為貫徹落實省、市、縣“一改兩為”會議精神,今年以來,北中鎮寶坪村以“名村聽民聲”為切入點,通過探索百姓“點單”、實踐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工作模式,不斷提高服務項目的精細化程度、專業化水平,推深做實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的各項工作。
一是到組入戶訪實情,做村情民意的“明白人”。到組入戶,開展黨員引領鄉村振興民生工程集中宣傳月和“兩感一度”雙提升宣傳活動,通過與黨員群眾廣泛深入地訪談,一方面對村情民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及時將國家最新強農惠農政策向群眾進行宣傳、講解,為群眾答疑解惑。這次入戶走訪,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鎮黨建指導員利用群眾中午休息和夜間不忙時間,分別到全村16個村民小組召開會議,發放征求意見表,共走訪農戶260余戶,共收集村“兩委”工作作風、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其它方面等五大類意見和建議28條,然后,逐個列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建好工作臺賬,堅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實行銷號管理,以“釘釘子”的精神逐項抓好整改落實。
二是建強組織固根基,做黨建引領的“帶頭人”。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和專題民主生活會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認真組織開展各類培訓,針對“一改兩為”中“我做什么”“怎么去做”“做出什么成效”,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在真抓實干中檢驗改作風成效,在強村富民中檢驗辦實事成果,在鄉村治理中檢驗優環境氛圍。去年,寶坪村高質量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班子結構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今年是新班子履職的第一年,他們將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通過“黨建帶關鍵”,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三是為民服務辦實事,做村民群眾的“貼心人”。為扎實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寶坪村將群眾服務對象劃分為“紅、黃、綠”三色,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對“紅色”重點服務對象,按周進行一次上門服務,隨時掌握他們的需求;對“黃色”次重點服務對象,按半月進行一次上門服務;對“綠色”一般人群,按月進行常態化管理工作與服務,使全村工作月月有主題,做到真情幫扶、真心關愛。2022年,寶坪村列出重點實事清單“五件”,即計劃投資160萬元,新建寶坪村鄉村振興車間1200平方米,使村級集體經濟從去年62萬元達到今年70萬元;計劃投資45萬元,新修椅形組沿段路400米、鳳形組沿段路600米;計劃投資100多萬元,結合鄉村振興示范片、村組循環路、村部周邊,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計劃投資100多萬元,對村部至狀元橋河道900米進行整治;計劃投資180萬元,新建海螺橋1座。
北中鎮寶坪村在“一改兩為”行動中,堅持打好“狀元文化”名村牌,把群眾的“需”與村干部的“送”匹配起來,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吳承鉞 朱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