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畢傳印,男,漢族,47歲,彌陀鎮(zhèn)白洋村黃泥組村民,現(xiàn)為白洋村第七網(wǎng)格第四聯(lián)防組聯(lián)防長。
【事跡介紹】作為一線防疫工作者,他堅守崗位,認真負責,為全村百姓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搭建起黨委政府、基層干部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正文】
畢傳印自幼手部受傷,落下終身殘疾。而他的不幸卻不止于此,“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幼年喪父再次襲擊這個普通的家庭,母子相依為命亦是艱難無比,生活窘迫是可以想象的,卻奈何母親患有精神殘疾,自顧不暇時,幼小的畢傳印只能靠自己摸爬滾打。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懂事,困難的家庭環(huán)境并沒有讓畢傳印格格不入,憑借自己的努力,艱辛的維持著家庭生活。苦命的他并沒有認命,從不自暴自棄,照顧好自己的同時,還用心照顧有精神殘疾的母親;雖家貧,但仍不忘為大家提供便利,誰家大事小事只要力所能及,都會盡力幫忙,熱心村內(nèi)公益事業(yè)。
2020年春節(jié)伊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畢傳印第一個打電話到村委會,詢問是否需要志愿者。用他的話說:“我雖然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我會用心做好防疫工作”。他每天都在屋場巡查,勸導屋場的鄰居們不聚集、不打牌。村里在路口設置了路卡,他主動報名參加值班值守。其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深受大家的好評,一致推選他為本組的聯(lián)防長。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畢傳印每天奔走于轄區(qū)住戶中,為他負責的35戶村民做好保障工作。為更好的開展防疫工作,畢傳印組建了小組的聯(lián)防群。“各位,所有從市外返回彌陀的人員都要提前跟村里報備。”“各位,經(jīng)過界嶺卡口要出示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每天他都會第一時間將上級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要求傳遞給居民,確保不落一人,正面引導群眾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哪家有人從外地回來了,哪家有人出門打工去了,這些情況,畢傳印每天都很上心,更是對轄區(qū)情況掌握的一清二楚,第一時間向村里匯報。畢傳印用真心、真情為居民服務,大家常笑著說,有他當聯(lián)防長我們都放心!在他的努力下,畢傳印的聯(lián)防區(qū)沒有漏報一個省外返鄉(xiāng)人員,2022年3月,被彌陀鎮(zhèn)黨委政府評為“疫情防控先進個人”。
平凡中見偉大,小事中見真情。剛開始接種新冠疫苗時,他挨家挨戶的一一通知,尤其是針對通訊不便的老年人時,更是上門耐心的說清道明;他不懂得如何說明更多的細節(jié),卻能因耐心解釋健康的重要性而讓對方理解并認同;少數(shù)人對第二針第三針比較隨意,更因太忙而會一拖再拖,他總會不厭其煩的去跟人家講,打疫苗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人的健康與放心,也是對大家的負責。
對于村里的大事小情他總是樂此不疲,只要有機會,他總會第一個站出來。2022年3月24日,在“以練備戰(zhàn) 同心抗疫”全員核酸檢測演練現(xiàn)場,他作為一名志愿者,熱心的引導每一位前來參加做核酸的村民,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嚴謹態(tài)度獲得了大家的廣泛認可。
“我家一直受政策照顧,讓母親和我能夠有幸福的生活,我非常感激大家的幫助。我只希望自己所做的一些小事,大家能夠認可就好。”畢傳印說,他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總能迎來戰(zhàn)勝疫情的那一天。
從2020年寒冬到2022年的初夏,800多個日夜,畢傳印每天做著看似簡單重復的工作,卻始終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和大意。兩年半的堅守,只為身上的那份責任,他雖沒像白衣天使那樣沖鋒在前,也不能和志愿者們并肩作戰(zhàn),但他卻用他自己的方式默默奉獻,為疫情防控站好崗!(黃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