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鎮在過去幾年的脫貧攻堅戰役中,通過開發式、造血式、輸血式扶貧,讓不少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胡仁剛就是其中一員。
胡仁剛,家住大竹村劉嶺組,家里2口人。他個子不高,清清瘦瘦,過去因家里生活貧困,沒讀完小學就輟學了。母親患有精神疾病,長期需要人員看護。
和許多人一樣,胡仁剛曾經長期在外打工,但因沒有一技之長,打工收入也不高,家里還有一個患病的母親,經常需要外面家里來回奔走,一年下來收入也只勉強能維持一家生計,2014年,他家申請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打工這么久,卻成了貧困戶,不服輸的他開始另想出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摘掉貧困的“帽子”。 從2018年開始,他留在家中,照顧老母親。“長期在家,靠自己一個人干農活,怕是一直摘不掉貧困戶的帽子,得找點出路才行。”胡仁剛說。
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唐八斗水庫背后的山場里很適合散養土雞,山清水秀,生態良好,養出來的雞品質肯定不錯。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他就準備付諸行動了,但手里沒有資金是個大問題,正好當時國家針對貧困戶有創業幫扶政策,貧困戶可以借助小額信貸發展產業,胡仁剛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政府的幫助下,解決了創業資金難的問題,成功地辦起了養雞場。
養雞場剛建起來時,沒有一點管理經驗的他,山里家里來回的跑,幾乎沒睡過一天好覺。“我缺的是技術,那我就學技術。”胡仁剛積極請教養殖企業的技術員,提高自身的養殖和經營管理水平。很快,胡仁剛的養殖場走上正軌,從開始的1000只養到了3000只,僅僅2年時間他就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成為大竹村遠近聞名的養雞大戶。每當車子開上唐八斗水庫岸,就會聽到水庫背后的山里面一群群土雞在引吭高歌,好不熱鬧。
如今,胡仁剛的養雞場一年到頭都有土雞、土雞蛋出售,雞肉的味道也確實鮮美,得到廣大朋友的喜愛,好多客戶都是電話預約購買,也會經常看到他騎車下來送雞或是送雞蛋給客戶,除去成本每年純收入就可達5萬左右,忙的是不亦樂乎,今年更是借助小額信貸,引進了5000只雞苗,增加了養雞的規模,預計收入將會更上一個臺階。真正的抓住了機遇,走上了致富路。
每每跟他談起創業經,胡仁剛總會激動地說:“多虧了黨和政府金融扶貧的好政策,解決了我創業難的問題,給了我創業的勇氣,我一定不辜負黨和政府對我的期望,一定好好經營,繼續把產業做大做強,為家鄉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百里鎮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