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中鎮花沖村緊盯全年目標工作任務,積極響應號召,因地制宜,圍繞氛圍營造好、為民代言好、風采展現好“三個好”,在全村興起鄉村振興的熱潮,激活了山村“一池春水”。
上下聯動,將宣傳氛圍營造好
以“喜迎二十大,建功有我”為主題,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開展擂臺比拼活動。駐村第一書記、村書記親自上陣參與縣、市“書記擂臺大比拼”活動。村書記舒家明代表太湖參加安慶市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典型案例評選觀摩活動,獲全市“三等獎”。省農科院駐花沖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在全縣下派書記擂臺比武活動中,獲“三等獎”。
開展紅色教育活動。組織全村黨員干部到北中鎮“北桐區蘇維埃政府舊址”——吳氏宗祠、劉畈鄉“劉鄧大軍高干會議舊址” ——胡氏宗祠等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黨史學習教育,引領全體黨員干部紅心永向黨、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
開展“一改兩為”行動。制定《關于開展“同心合力助推鄉村振興”主題活動的實施方案》,動員組織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黨員、村民代表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建設中。自4月以來,村黨總支部將下轄2個黨支部的81名黨員進行設崗定責,開展黨員微積分有獎活動,實行網格化精細管理,根據群眾服務對象不同,分為“紅、黃、綠”三色,對“紅色”重點服務對象,按周進行一次上門服務,隨時掌握他們的需求;對“黃色”次重點對象,按半月進行一次上門服務;對“綠色”一般人群,按月進行常態化管理與服務,使村級服務“月月有主題”。
暢通渠道,將村情民意代言好
以黨員服務中心為依托,讓黨員活動“動”起來,讓村級工作“活”起來,要求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黨員和村民代表在產業發展上多出力、在幫辦上多給力、在協調上多用力,充分激發全體黨員干部自覺投身到鄉村振興建設中去。
群眾意見在一線收集。村兩委、駐村工作隊把助力鄉村振興融入“走農戶,聚民意,惠民生”行動中,每個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成員按“包保聯系片和結對幫扶戶”,每周至少上門一次,每月至少提出一條高質量的意見建議,做到建議在一線收集,問題在一線解決,能力在一線提升。今年以來,共收集意見建議76條,能夠辦的,當即給予辦好;不能夠辦或暫時辦不到的,當面向群眾解釋清楚,向上級相關部門反映,限期給予辦理。所有意見建議,均按照有登記臺賬、有會議記錄、有分流交辦、有督查督辦、有反饋結果等辦事流程,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給村民量身定制“十送”。針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給村民量身定制“十送”內容,即送理論、送教育、送關愛、送新風、送健康、送文化、送技術、送法律、送崗位、送信息。同時,把“鄉村振興夜校”搬到群眾的家門口,采取群眾點題發問,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身邊典型代表,通過面對面、零距離、手把手“接地氣”宣傳,逐一解答,讓群眾聽得懂、易接受、真理解,收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明德的效果。
投身實踐,將山村風采展現好
積極搭建村級服務平臺,設立黨員活動室、圖書室、代表聯絡站、建設道德大講堂等,全方位提供黨建、生活、法律咨詢及調解、衛生健康、提質圓夢、子女關愛、空巢老人關愛、婦女關愛、心理咨詢、困難群體幫扶等10項心貼心服務。
按照“黨建帶群建促發展”的思路,構建資源整合、服務聯動、多元共治等三大工作機制,確保村級工作服務常態化運行。
黨支部書記職責、各功能中心(站、所、室)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值班制度、為民代理服務制度等“一一上墻”。成立“五組”(宣傳組、文體組、服務組、平安組、外聯組及統籌協調組)“四隊”(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志愿服務隊、巾幗服務隊),引導村民群眾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制度化、經常化。
近年來,花沖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安徽省五個好黨組織標兵”“安慶市優秀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如今,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鄉村振興大變樣,群眾生活節節高。下一步,將把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宣傳貫徹落實好,以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投身到鄉村振興大潮中,推動花沖村更高更快更好發展。(吳承鉞 朱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