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時代,百里鎮共和村與時俱進,倡導孝老愛親、誠實守信的好家風,勤勞淳樸的好鄉風、遵紀守法的好民風,吹開了一幅文明鄉風促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勁吹文明風。走進共和村,處處可體會到濃郁的鄉韻之美:郁郁蔥蔥的行道樹、生機盎然的紅葉石楠整齊地分列水泥路兩側,圖文并茂的文化墻點綴著刷白的墻壁,家家戶戶門前的花草隨著微風輕輕起舞……文化廣場上一幅占據了整面墻的“鄉村振興戰略”“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宣傳畫很是顯眼,沐浴著文明新風。
一個典型一面旗。自去年以來,共和村表彰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優秀聯防長、優秀志愿者、優秀黨員、道德模范等典型,共10類、15人,為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和諧穩定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源源不斷地滋生著動力。
一面面引領文明風尚的文化墻,一幅幅“孝道善行和諧”的宣傳畫,一個個孝親敬老的好典型……在共和村,文明鄉風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傳遞著正能量,讓鄉風民風更加淳樸,讓民族文化更加自信,讓向善向上、勤儉節約、文明和諧的新風尚蔚然成風。
正面引導樹新風。呂鋒是共和村小李灣組的村民,2015年因病致貧,2019年脫貧,痊愈出院后一直利用流動車賣點小吃,雖然收入不是很高,貼補家用還是沒有問題的呂鋒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人窮志不能窮。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靠勤勞的雙手致富挺好的,只要不怕苦、不惜力,就能早日致富!”
文明新風入民心。2022年以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讓共和村的環境徹底改觀,村民逐漸養成了講衛生的好習慣。在共和村的街道上見不到一片紙屑,就連農村常見的塑料袋也難覓蹤影。村黨支部書記陳秀武說:“環境影響人,也能改變人。大家都講衛生,誰也不好意思亂扔垃圾了。”
同理,如果大家都明事理、不攀比,鄰里糾紛之類的雜事也會越來越少。“紅白理事會”很好地履行了職責。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炫富斗富等不良風氣得到有效遏制,厚養薄葬、薄葬不薄情的新理念、新風尚日漸深入人心。
2022年以來,共和村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夜校”,進一步活躍和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堅定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用先進文化來滋養百姓身心,用文化建設來凝聚發展合力。盈滿文明新風,唱響鄉村振興的和諧音!(百里鎮 趙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