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廣大農民群眾對應接不暇的紅白喜事、不斷見漲的禮金,叫苦不迭。在農村辦紅白喜事,表面上是禮金互換,實際上很多錢是揮霍在了餐桌上。為進一步改善現狀,推動移風易俗新風尚,徐橋鎮創業村抓緊謀劃,多措并舉,大力倡導“破除陳規陋習,反對大操大辦,提倡節儉之風”。
把“里子”建設好。創業村兩委成員針對移風易俗工作,從自身做起,把政策學深學透,堅持做到開會必研究,入戶必宣傳。同時在研究制定村規民約時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村規民約,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讓村民廣泛開展學習,真正自發地做到婚事緩辦、喪事簡辦。
?讓“面子”過得去。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宗旨,創業村利用文化活動中心內平時閑置的場所來為村民辦酒席,同時也針對酒席辦理制定了餐飲標準,嚴格控制宴請桌數、范圍,同時控制每桌的花費,節約村民開支。據了解,每次可節約幾千到上萬元不等。通過閑置場所辦酒席既方便了群眾,節約了開支,也便于村里統一管理,推動移風易俗的宣傳工作,真正做到了提前審批,席間管理。
下一步,創業村將持續從“里子”“面子”上下功夫,不斷提高村民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理念。(肖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