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牛鎮鎮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努力實現全鎮農業興、農民富、農村美,以拳拳之力描繪出美麗鄉村“五幅圖”。
產業賦能,培“根”植“基”,繪就“黃茶遍山,一鎮一品”的富足圖。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長期以來,牛鎮鎮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利好政策機遇,大力實施消滅芭茅山行動,積極通過引進外地客商、培育本地能人等多種方式,有效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并不斷做大做強黃茶產業,著力打造“一鎮一品”特色品牌產業,全力做好“加法”文章。一來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擴大了黃茶種植規模。全鎮先后引進浙江烏鎮和我省廣德客商發展黃茶,示范帶動,能人引領,并牽頭林業、農業、市場等部門在土地流轉、山場承租、融資擔保、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好招商、安商及其配套服務,投資200多萬元為黃茶基地修建產業發展道路,投入財政資金200余萬元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黃茶種植,建起了3家黃茶加工廠。二來加大了品牌建設力度,樹立了牛鎮黃茶形象。牛鎮采取“抱團取暖”的發展模式,將黃茶種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8家茶葉企業聯合起來,成立了“太湖縣牛鎮聯發黃茶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牛鎮黃茶”商標,而且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生產、統一包裝、統一運輸銷售,極力保證品牌質量,樹立品牌形象。再者加大了茶旅融合力度,提升了黃茶發展效益。牛鎮緊密結合林長制,流轉山場土地,助力脫貧群眾通過黃茶基地的土地流轉獲得租金和參與黃茶基地勞務獲取薪金的“雙金”收入,帶動了300多戶困難群體和脫貧人口實現了長期增收,力爭實現“以茶富農、以茶強鎮”的雙贏目標。
人才駐基,添“智”提“質”,繪就“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人才圖。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牛鎮鎮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后備干部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通過召開鄉賢返鄉座談會、后備干部業務培訓會等多種方式為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激活牛鎮的創新活力。積極引進企業入駐牛鎮,20000畝純蕾金銀花生產加工基地及年產16萬噸竹工藝品產業落地生根,帶動經濟發展,為牛鎮人才施展才能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
文化鑄魂,補“鈣”強“筋”,繪就“簫鼓春社,古風依存”的祥和圖。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牛鎮鎮長期秉持不僅要群眾“口袋富”更要“精神富”的文化發展理念。通過舉辦夜游文化節、送戲下鄉、鄉鎮籃球賽、二十大知識競賽等活動豐富當地群眾業余文化生活。開展“黨員紅黑榜”、身邊好人、五好家庭等創建評比活動,深入挖掘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先進人物,以家風塑形、以標桿提神、以精神鑄魂,抓好村民文明習慣養成,不斷提升鄉風文明建設水平,全力培育新時代農村良好新風尚。深入挖掘地方歷史資源,大力發掘獅子山、禪宗文化等旅游資源,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
生態強根,增“色”添“彩”,繪就“花亭湖畔,網紅小鎮”的山水圖。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牛鎮鎮積極踐行“鎮當城建、村要自然”的理念,推進鎮村建設。在集鎮區建設中,牛鎮鎮始終堅持規劃先行,一任接著一任干。目前鎮區修建了市民休閑公園、碼頭步道、停車場、室內籃球館等一批基礎配套設施,并通過招商引資高標準建設了商住房、酒店等。集鎮區整體風貌完成了蛻變,尤其是湖濱新區建設,將自然美、城鎮美及群眾生活美完美融合,湖濱夜景、夜市、夜游成為牛鎮亮麗名片,在全縣享有“網紅小鎮”的美譽。
組織保障,凝“心”聚“力”,繪就“鎮美民富,美麗和諧”的新藍圖。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牛鎮鎮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創新“干部夜訪”“四事四權”“黨員紅黑榜”“積分超市”等工作方式,不斷豐富黨建內容,激發黨員服務群眾的熱情,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激活群眾奮發有為、自力更生的內生動力,匯聚成建設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攜手共建美麗鄉村。一系列創新舉措拉近牛鎮干群關系,激發牛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牛鎮基層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