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以來,太湖縣寺前鎮義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始終堅持“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打造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關心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園”。
歷年來,該村通過多渠道爭取各部門支持等方式,為每年的大學新生發放助學金,激勵學子立志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目前,該項品牌活動已連續開展五年,希望他們懂得受教育機會的來之不易,把握好大學時光,努力學習,做好宣傳,爭做義安村的‘代言人’,將來反哺家鄉,用行動回饋社會、奉獻社會。”義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詩中介紹。
近年來,該村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為突破口,促進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全村完成村村通及通組水泥路27公里,道路硬化率達99%;全村共建衛生廁所498戶,其中“一池三改”565戶,新建房屋改廁238戶,新建衛生(淘汰老廁所)238戶,自來水入戶100%;村設有標準化衛生室1個、村級圖書屋1個,185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大舞臺、籃球場、乒乓球場及配套設施設備都已經到位,體育健身器材9件、乒乓球臺2個,最大限度地為村民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自2018年開始,村級自籌資金為村莊主干道、路口、村民活動廣場安裝太陽能路燈,對全村所有主干道、組級道路、文化廣場實行了亮化全覆蓋,到目前為止已安裝路燈700余盞,真正做到農閑時每晚都有村民參加跳舞、唱歌等娛樂活動,改善群眾夜間出行條件,給群眾生活帶來便利,極大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該村積極組織動員黨員干部群眾積極投身于評選活動中,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低碳環保家庭”“健康家庭”“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屋場”“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涌現出了縣級“五好文明家庭”劉尚保、“好婆婆”徐連榮、“好媳婦”李晨娥等優秀典型,引導群眾勤德向善,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樹立文明新風尚,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我村堅持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堅持常態化組織開展理論宣講、脫貧攻堅、關愛服務、防汛救災、維權服務等活動,做到在服務群眾、關懷群眾中加強思想引導,在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寺前鎮義安村黨總支副書記、駐村工作隊副隊長張曉玫介紹。(記者 陳慶鵬 通訊員 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