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牛鎮鎮以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以工代賑效能,遵循“組織群眾參與項目建設,促進群眾就業增收”的原則,選取省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這類專業技術含量不高、機械化程度低、當地群眾參與意愿強的項目作為試點,大力推廣以工代賑建設方式。
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成立以鎮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分管及項目領銜同志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及各村書記為成員的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工作領導小組,結合鎮域實際,制定《牛鎮鎮推廣以工代賑模式項目建設管理方案》,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
強化發動宣傳,動員群眾參與。利用夜訪、入戶走訪等形式積極宣傳“以工代賑”相關政策,廣泛動員群眾參與項目建設,并對有意愿參與項目建設的勞動力進行登記造冊,形成了擬參與群眾務工意向花名冊。在南陽村的夜訪會上,64歲的村民石善齊第一個舉手要參與,他說像他這樣年紀大的人出去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能在家門口干活掙錢,還能照顧家里,這樣兩全其美的好事要積極參與。通過這種方式,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群眾依靠自身勞動實現增收致富的信心。
精心組織推動,確保取得實效。項目開工前,與務工群眾簽訂務工合同及安全生產協議書;建設過程中,對務工群眾采取“培訓+上崗”方式,針對性開展定崗培訓、項目實訓等,幫助參與務工群眾掌握實際操作技能,讓群眾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技術,增強群眾就近務工的競爭力,自開工以來,共計開設技能培訓6場次,參加人次合計72人;每月按時發放勞務報酬,“我只提供了社??ㄙ~號,每月的勞務報酬就準時到賬,操作簡單,過程也公開透明,我們也非常放心”,禪源村村民王自高拿起手機展示以工代賑勞務報酬的到賬短信時高興的說道。
牛鎮鎮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項目建設是平臺載體、就業增收是根本目標”基本導向,通過推廣“以工代賑”籌工籌勞方式,高質量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帶動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截至目前,已帶動當地勞動力參與150多人次,預計在項目區建設過程中累計帶動群眾200多人次參與,帶動增收100多萬元。(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