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石鄉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高位推動、緊盯重點、內外兼修,舉全鄉之力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出成績、見成效,推進村容村貌持續優化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高位推動,凝聚整治合力。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科級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工作機制,搭建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帶頭抓的整治格局。出臺《大石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為主工作機制》,各村依托鄉賢議事會、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半邊天志愿服務隊、夕陽紅志愿服務隊“一會三隊”的群眾組織,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志愿服務行動,清理生活垃圾、亂堆亂放亂建、道路沿線衛生等,培育干凈整潔的鄉村氣質。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村級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和村干部積分制管理的重要內容,確保整治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緊盯重點,夯實整治基礎。統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有質的改變。今年以來,全鄉已完成149戶改廁任務,占全年目標任務的59.6%。持續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優化環衛設施配備,加強對玉禾田環衛公司的監督考核,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清運社會化服務機制。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座,污水日處理能力200噸。投資600萬元,實施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綜合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集鎮顏值不斷刷新。投資900萬元,實施卓鋪村、東湖村、大石嶺村整村推進項目,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精心打造一批鄉愁鄉韻濃郁的美麗宜居村莊。
內外兼修,深化整治內涵。堅定不移強村富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村級組織服務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干事創業底氣更足。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黨建書吧等平臺作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積分評議和積分兌換,有效激發群眾主動參與整治熱情。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喪事簡辦,整治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評選產生“大石好人”5名、“美麗庭院”10戶、“好婆婆”“好媳婦”各5名,引領鄉風文明新風尚。(吳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