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鎮大竹村位于太湖縣西北邊陲,是一個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歷史悠久的鄉村。為改善鄉村環境,提升鄉村文明,近年來,大竹村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發展目標,以“四聚焦”模式全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努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治理凝聚力,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促使鄉風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聚焦村規民約,形成村民自治格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廣泛收集村民意見建議,結合村情民意,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廣泛參與村規民約的制定和落實,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的新格局。村規民約不僅包含移風易俗、思想道德、環境衛生、抵制高價彩禮、提倡厚養薄葬等多個方面,還大力弘揚尊老愛幼、鄰里守望、愛崗敬業等先進典型,教育引導群眾轉變傳統觀念,培育良好家風民風。
聚焦環境治理,打造生態宜居家園。大竹村堅持規劃先行、分類實施、發動群眾、建管并重的原則,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通過開展最美屋場、衛生示范戶等的創建活動,增強群眾衛生環保意識,引導村民主動做好房前屋后衛生保潔工作,自覺清除村莊內垃圾雜物,解決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現象。同時,大力實施“門前三包”、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村莊亮化美化綠化等重點工作,實現村莊環境干凈、整潔,自然資源得到合理保護和集約利用,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文化活動,營造鄉風文明氛圍。始終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為出發點,立足群眾實際需求,定期組織開展關愛幫扶、政策宣講、矛盾糾紛調解、森林防火、平安建設、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為陣地,定期開展讀書會、文藝演出、普法宣傳、先進評選等文化活動,持續提升鄉村文化服務水平,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樹立文明新風。2023年以來,大竹村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98次,舉辦文藝匯演等活動3次,成功評選安慶好人1人。
聚焦信用評議,培育鄉風文明新風。以黨建為引領,廣泛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承諾踐諾”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宣傳者、踐行者和守護者。以黨建引領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切入點,以信用治理為牽引,將鄉風文明評議與涵養鄉風文明結合起來,從孝敬老人、家庭教育、鄰里關系、移風易俗等“軟”處著力,引導廣大群眾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逐步提升農戶的信用意識,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有效推動鄉風文明建設見行見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如今的大竹村,“垃圾山”少了,垃圾桶多了,路燈亮了,出行便利了;老旱廁不見了,空氣清新了;鄰里之間矛盾糾紛少了,互幫互助多了;紅事白事大操大辦、講排場撐面子的不良風氣少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勤儉節約、文明辦事的新風尚已蔚然成風,為鄉村振興事業的順利推進繪就了欣欣向榮的社會文明風景線。(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