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安徽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3年國際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在第34個國際減災日來臨之際,百里鎮應急辦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各村(居)也積極響應號召,倡導、動員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營造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多方協同的防災減災救災氛圍。
提高災害風險意識,樹立“防災勝于減災”的思想。當前極端天氣災害明顯增多,安全風險隱患集中顯現,努力提高自身風險防范意識,主動了解身邊的災害風險隱患,熟悉緊急逃生路徑和應急避難場所位置,備好應急物資尤為重要,把災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的思想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災害的主動權。
學習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增強群眾避災自救能力。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書籍等多種途徑學習了解地震、火災、洪水、暴雨、雷電等災害發生的特點,掌握應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面對災害時才能臨危不亂、沉著應對。只有每個人都提高防災減災救災的意識,提高避險自救的能力,才能有效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全面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壓實防災減災救災責任,形成多方齊抓共管的局面。壓實防災減災救災的主體責任,自覺并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防災減災救災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要在“防”上舍得投入、舍得下功夫,按照輕重緩急、分步實施的原則,緊盯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統籌推進自然災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推動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的實施,繼續謀劃新的重點工程實施,進一步提升應對極端災害的能力,最大限度減輕各種災害風險影響,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動員各方資源力量,營造防災減災救災的濃厚氛圍。加強資源整合和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完善跨部門協作和媒體溝通協調機制,面向全體人民群眾廣泛普及各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基本知識和防范應對技能,特別是要加強極端災害性天氣的風險識別和預警響應等宣傳教育。要積極動員機關事業單位、醫院、學校、社區等開展各類應急演練,積極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各項活動,充分調動和激發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基層組織、人民群眾等積極性,要爭當防災減災救災宣傳志愿者,向家人、朋友及周圍的人們義務宣傳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形成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防災減災救災的濃厚氛圍。(百里鎮 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