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全省扎實推進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建設大會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我縣設分會場組織收聽收看。會議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著力打造思想引領力強、輿論影響力強、文化感召力強、創作生產力強、文化供給力強、綜合競爭力強的文化強省,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縣領導朱小兵、吳海宏、李加生、殷躍平、楊杰、彭林、吳寶寶、黃知開、趙偉、左小斌、杜林、王智平等在我縣分會場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學細悟習近平文化思想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會議強調,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安徽的突出優勢。安徽文化起源早、綿延不絕,標注了安徽在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獨特地位,安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文化多元化、開放包容,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等共同構鑄了彰顯徽風皖韻的地域文化,使安徽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的博物館。安徽文化重思變、富于創新,在漫長的文化演進中,江淮大地上一個個創新之舉,立時代潮頭、引風氣之先,安徽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文明重要傳承復興地。安徽文化叫得響、各領風騷,道家學說、建安文學、程朱理學、徽學、桐城文派在這里孕育發展,安徽為不同時期中華文明輪番演繹提供了重要舞臺。安徽文化名人多、人杰地靈,學風昌盛、耕讀傳家、以商養文、以文傳世、名人輩出,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領域都產生過領軍人物。安徽文化基因紅、代代相傳,鍛造形成了老區精神、大別山精神等,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會議指出,當前,安徽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文化既是重要內容、重要標志,也是重要支撐、重要力量。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努力將我省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要堅持以文鑄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推動理論學習更系統更深入,研究闡釋更加體系化學理化,宣傳普及更有說服力感染力,扎實做好理論武裝的大文章。要堅持以文傳聲,牢牢把握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這個中心環節,唱響團結奮斗的主旋律,打好輿論引導的主動仗,建強融合發展的主力軍,扎實做好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大文章。要堅持以文化人,樹立鮮明的價值導向,深化向上向善的道德風尚建設,推動全域全民精神文明創建,在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上持續用力,扎實做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文章。要堅持以文立信,系統科學保護好古城、遺址、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傳統建筑等文物和文化遺產,深入挖掘傳承好安徽文化的價值內涵,創新手段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扎實做好安徽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大文章。要堅持以文興業,繁榮文藝創作要突出成高原、起高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要突出標準化、均等化,壯大文化產業要突出全鏈條、強龍頭,更好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扎實做好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文章。要堅持以文互鑒,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家大外宣戰略,推出更多符合國外受眾喜好、社交平臺特點的原創產品,打造全媒體外宣傳播矩陣,扎實做好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大文章。
會議強調,歷史悠久綿長、文化底蘊深厚是安徽最寶貴的財富,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是一份沉甸甸的歷史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黨政一把手要及時研究解決重要問題,宣傳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相關部門要在項目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做好保障。要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文藝院團改革,充分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健全文化要素市場運行機制。要建強人才隊伍,大力實施“江淮文化名家”引育工程,加大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力度,落實領導干部聯系人才隊伍機制,營造尊才愛才的濃厚氛圍,推動文化強省建設不斷邁出堅實步伐,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安徽更大貢獻。
縣委書記朱小兵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明確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各自實際,充分挖掘太湖特色文化資源,為文化強省建設貢獻太湖力量。 (吳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