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中鎮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加快“產業強鎮、文旅興鎮、開放活鎮、生態立鎮”的建設步伐,用筆上色繪好“紅色黨建圖、綠色生態圖、藍色治理圖”,譜寫出高質量發展北中新篇章。
繪好“紅色黨建圖”

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紅”為本色,重點從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入手,注重日常學習培訓、強化班子隊伍建設、加大后備干部培養,塑造出服務能力扎實、業務能力出彩、實干能力出眾的“全能”干部。以“書記領辦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常態化開展“紅色教育”,持續開展“一改兩為”行動和“四送一服”活動,成功舉辦“太商返鄉創業 共襄北中發展”大型活動,完成助企紓困辦實事50余件。2023年實現翔峰鋰電、海蘭包裝、曼優服飾等5個招商項目成功落地,并與上海妍發實業集團簽訂投資意向協議。目前,全鎮“兩小”企業7家,實現工業產值近2億元,工業稅收占比接近40%。
繪好“綠色生態圖”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產業綠”為主色,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發展,做大做強“茶香北中”小鎮。全鎮現有茶園面積4萬畝,發展茶葉經營性主體企業69家,其中茶葉加工企業32家,年產干茶8000噸,總產值達1.56億元,成功把北中鎮打造為安徽省“茶葉‘一鎮一品’示范鄉鎮”和“茶葉加工聚群示范鄉鎮”。積極探索茶旅融合發展新路子,連續舉辦兩屆“大別山(北中)茶文化旅游節”,將花沖茶場建成為“全國第七批有機茶葉示范基地”,讓本地“土特產”拿得出、叫得響,成為城里人的香餑餑。同時,統籌做好山水田林路一體化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推深做實“林長制”“河長制”,讓生態環境治理有效。完成油茶造林1100畝、森林撫育4800畝、退化林修復4200畝、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1200畝,義務植樹8萬余株。全鎮現有油茶種植面積達3萬畝,油茶籽產量達4500噸。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堅決守護19萬畝山林的安全。持續開展河湖“五清四亂”整治行動,安樂河北中段治理工程完成驗收,望天水廠及配套污水處理項目建成試運行,加快玉嶺中墨河河道治理項目進度,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新北中”。建設和美鄉村示范樣板,以建設花沖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為龍頭,“黑化、亮化、美化”集鎮區的15個整治項目全部完工,玉嶺、呂河自然村組完成建設任務,寶坪省級中心村、吳俊市級中心村建設正在推進。全年完成衛生廁所改造258個,新建垃圾收集站6座,累計清理農村各類垃圾3000余噸。推動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實現美麗生態與美好生活的有機融合。
繪好“藍色治理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治理藍”為底色,統籌做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健全完善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四事四權”工作法與基層治理相結合的創新舉措,玉嶺村“和事佬”、寶坪村“名村聽民聲”、花沖村“茶亭議事”等工作成效顯著。移風易俗穩步推進,“平安北中”建設不斷深化,反電詐、反邪教等工作取得實效。“法治北中”深入推進,“八五”普法扎實開展,全年共舉辦各種普法活動20余次,參與群眾2000余人次,印發普法宣傳資料3000余份。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進一步凈化社會風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持續開展“文明村鎮”“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創建活動,廣泛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婦”等文明評比活動,樹立一批先進典型,充分展現北中良好形象。(吳承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