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彌陀鎮突出目標導向,拓寬工作思路,擴大宣講范圍,加強監管力度,利用網格優勢,筑牢文化堡壘,凝聚合力,潑墨“掃黃打非”之卷。
以“宣講”之筆,做好宣傳矩陣。為了加大宣傳力度,彌陀鎮將線上線下宣傳兩手抓,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媒體平臺,開展綠書簽活動、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內容的宣傳活動,宣傳知識產權政策法規、盜版書籍辨別常識的推廣,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掃黃打非”宣傳。不斷完善農家書屋、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等特色陣地,整合宣傳陣地資源,建成“掃黃打非”主題公園1個,同時創新宣傳載體,組織開展“護苗行動”進校園、上好“開學第一課”等活動,發放宣傳折頁200余份,讓學生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學生遠離網吧和盜版讀物,自覺抵制各類“文化垃圾”,進一步提高了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以“監管”之筆,清源文化環境。彌陀鎮針對非法出版物傳播渠道和形式日益隱蔽復雜的特點,重點加強對校園周邊、文化市場等重點區域的監管力度。一方面,聯合公安、教育等部門開展專項行動,對涉及非法出版物的網吧、書店等場所進行突擊檢查,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出版傳播行為。不斷加大摸排查處力度,指導場所負責人如何識別非法出版物和宣傳品,堅決抵制各類非法出版物;另一方面,加強對認真向經營單位負責人普及“掃黃打非”知識,增強文明經營意識及法律意識。據統計,共檢查20余戶商家,并向經營業主普及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掃黃打非”工作的內容,做到邊執法邊宣傳,要求經營業主承擔好社會責任,規范經營,共同營造良好社會文化環境。
以“組織”之筆,推進網格建設。彌陀鎮充分發揮基層站點貼近群眾、信息來源充足的特點,將“掃黃打非”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推行“1+1+1+N”網格化模式,明確在網格中成立1個黨組織,配備1名網格指導員、1名網格長、N名網格員,同時兼任“掃黃打非”信息員、宣傳員和監督員,形成群防群治工作合力。聯合鎮執法大隊、鎮市場監督所組建“掃黃打非”志愿巡查隊,堅持日常巡查與集中檢查相結合,做到排查“不漏一處”、打擊“一處不放”。堅持“線上線下同步處置”的工作方針,有針對性采取防范措施,大力掃除淫穢色情低俗、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信息和出版物,有效預防和消除不良影響,維護網絡文明秩序。(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