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芯糖、臘魚丁、狀元糕、手工面....一道道傳統美食,承載了太湖人的童年記憶和滾燙鄉情。今年是第19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營造非遺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太湖非遺的認知,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6月6日,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舉辦了以“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為主題的非遺產品展示展銷活動。
上午八點,文化館大門前,展示臺上擺放著我縣非遺項目產品,同時通過電子顯示屏、音響、展板宣傳非遺法律法規等相關非遺知識,并發放宣傳冊。汪協泰食品、碉情臘魚食品、李杜茶干、天華谷尖、大山麻花、狀元喜糕、百年余氏手工面、楊氏升酒等非遺企業參與展示展銷活動。
活動現場,吸引了不少群眾圍觀。原汁原味的芝麻餅、香辣下飯的豆腐乳、醇香爽口的李杜茶干等等,這些手工制作、老幼皆宜的食品受到群眾“熱捧”。“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我帶來了寓意吉祥和喜慶的狀元糕,在此,預祝考生們穩定發揮,金榜題名!”狀元糕制作技藝傳承人蔡華明說。大家一邊品嘗,一邊掃碼購買。活動持續到中午才結束。
我縣現有省級非遺項目4個、市級非遺項目7個、縣級非遺項目38個,這些非遺項目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財富。通過宣傳展示展銷活動,進一步加強群眾對非遺的保護意識,營造社會積極參與、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全力守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珍寶。(李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