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鎮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掃黃打非”基層站點、農家書屋,創新工作方式,積極探索“四聯動、多融合”模式,以點帶面,拓展基層陣地,以志愿隊伍為抓手,把“掃黃打非”融入意識形態、基層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倡導綠色閱讀、文明上網,不斷推動“掃黃打非”打通基層服務“最后一公里”。
建立“掃黃打非+網格治理”常態化聯防。彌陀鎮充分發揮基層站點貼近群眾、信息來源充足的特點,將“掃黃打非”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推行“1+1+1+N”網格化模式,彌陀鎮各村(居)設置包保網格91個,集鎮區設置包保網格11個,明確在網格中成立1個黨組織,配備1名網格指導員、1名網格長、N名網格員,同時兼任“掃黃打非”信息員、宣傳員和監督員,明確職責,建立常態化排查與專項性檢查“雙向發力”工作機制,壓實壓緊各級各方責任,全鎮各單位緊密配合、協同聯動,構建上下形成“一盤棋”的群防群治防控體系。同時,將“掃黃打非”工作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等深度融入,通過充分利用現有平臺,切實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網格員、哪里就有黨員,將工作觸角延伸至基層“最后一米”,推動“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落地見效。
建立“掃黃打非+多方監管”規范化聯巡。彌陀鎮針對非法出版物傳播渠道和形式日益隱蔽復雜的特點,重點加強對校園周邊、文化市場等重點區域的監管力度。一方面,聯合公安、教育等部門開展專項行動,重點針對鎮區校園周邊書店、文具店及娛樂場所,重點檢查書店銷售的出版物進貨渠道是否合規,是否存在銷售政治有害出版物、侵權盜版出版物、內容低俗以及涉恐涉邪等違禁出版物的行為,防止各類違法及低俗文化產品進入校園周邊文化經營場所,對涉及非法出版物的書店等場所進行突擊檢查,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出版傳播行為。認真向經營單位負責人普及“掃黃打非”知識,增強文明經營意識及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彌陀鎮聯合市場監督管理所、綜合執法隊、文化站等部門,對11個村(居)農家書屋等場所,進行排查清理,杜絕有害出版物流入傳播。對宗教活動場所進行全面檢查,堅決抵制各類非法宗教出版物和宣傳品進入宗教活動場所。據統計,彌陀鎮共計開展“掃黃打非”集中檢查專項行動20余次,檢查商家11戶,宗教活動場20余處,向經營業主普及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掃黃打非”工作的內容50次。
建立“掃黃打非+多元宣傳”扁平化聯絡。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兒童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群眾對“掃黃打非”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彌陀鎮將“掃黃打非”宣傳教育與全民閱讀、全民健身、文化送下鄉等公共文體活動相結合,依托農家書屋組織開展了以“掃黃打非·書香假日”為主題的青少年閱讀活動。活動現場,志愿者們通過發放“綠書簽”“護苗”宣傳折頁和講解非法出版物的簡易識別技巧等方式,引導孩子們綠色閱讀、文明上網、健康成長,共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攜手共護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常態化開展“掃黃打非”應知應會快問快答的活動,圍繞網絡安全知識、抵制非法出版物和不良網絡信息,讓大家掌握相關法律法規,了解“掃黃打非”知識。此外彌陀鎮充分發動網格員深入農戶開展“掃黃打非”政策法規宣傳,提高群眾自覺抵制“黃賭毒、色情、侵權”等非法出版物的意識。截至目前,彌陀鎮“掃黃打非”工作站及各聯絡點開展“掃黃打非”活動共計10余場,發放“綠書簽”300余張、知識宣傳單頁600余張。
建立“掃黃打非+多方聯動”一體化聯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創新工作思路,做到“點位全面覆蓋、標兵示范引領、平臺融合發展”,實行“五個一”工作法,開辟一個宣傳陣地、建立一支隊伍、用好一個圖書室、組織一系列“護苗·綠書簽”活動、開設一堂普法課等,建立宣傳載體,形成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護苗”綜合體系,將“育苗”行動融入日常工作和學校特色教學,豐富“掃黃打非”活動內容,進一步延伸“掃黃打非”的工作觸角,做到“掃黃打非”工作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融相合、同頻共振。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媒體平臺,開展綠書簽活動、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內容的宣傳活動,宣傳知識產權政策法規、盜版書籍辨別常識的推廣,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掃黃打非”宣傳。整合宣傳陣地資源,建成“掃黃打非”主題公園1個,同時創新宣傳載體,組織開展“護苗行動”進校園、上好“開學第一課”等活動,讓學生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學生遠離盜版讀物,自覺抵制各類“文化垃圾”,進一步提高了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