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平時雖說也有所見聞,但是因為長期不在家,的確不知道家鄉還有那么好的十余家招商引資企業,如軒宇能源、展科科技、翔峰鋰電、申禾智能等,不僅帶動了幾百號留守婦兒就地就近就業,并使北中鎮連續獲得全縣‘工業經濟’先進單位。”近日,北中鎮玉嶺村羅畈組老黨員查方宇聽了“和事佬”開講后,感到非常興奮。該鎮大力開展“太商返鄉創業 共襄北中發展”系列宣傳活動,通過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真正做到“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有力推動了全鎮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北中鎮玉嶺村成立一支“和事佬”宣傳服務隊,他們由老黨員、老村干、老教師、老專家、老模范等“五老”骨干組成。通過夜校“板凳會”的形式,不設主席臺,不搞領導講話,每到一個組,召集屋場里的幾十名群眾圍坐在一起集中開講,通過自制的APP教學課件,利用電腦、播放機,在大屏投影儀中進行現代式課程教學。大量圖片,對比分析,很直觀地告訴群眾,不僅讓群眾看得懂、易接受、便于記,也切身感受到家鄉發展所取得的實實在在新成就和新變化。
“這幾年家鄉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玉嶺村為例,過去還是貧困村,現在不僅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實現了脫貧,并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今群眾的生活節節高,幸福指數和獲得感大大提升。”北中鎮玉嶺村“和事佬”詹華明用身邊的事、身邊的人,采用大量圖片來展示家鄉發生了哪些變化,生動形象,內容豐富,讓群眾聽了、看了,更容易懂,更容易記。
道路交通建設,硬化水泥路面通到各組各戶,不再是晴天一聲灰,雨天一身泥;和美鄉村建設,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環境衛生天天有人清掃,各種文化設施樣樣齊全,這里的山變綠了,水變清了,天變藍了,群眾的生活過得一點不比城里人差。當說起目前玉嶺村中墨河治理工程,“和事佬”詹華明聲情并茂,娓娓道來。通過大量圖片進行展示,整治前,因洪災導致河堤兩岸千瘡百孔。整治后,河堤做得那么的結實,就是百年不遇的洪水也不怕了。還有,河堤兩邊的田地,通過“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起了茶葉種植示范基地、生姜種植示范基地、生態有機水稻示范基地。河道的治理,使群眾的田地得到旱澇保收,產業的發展,守護好了群眾的“錢袋子”“菜籃子”“米袋子”,群眾增收致富渠道進一步擴大。
“這樣的送教下鄉就是好,好比我兒時放電影下鄉的情景,黨的宣傳占領農村主陣地又回來了。”北中鎮玉嶺村老黨員張義滿如實地說。
“和事佬開講,大家相聚一起,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針對產業發展、環境整治、民生保障等相關問題一起交流探討。既為村民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臺,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又調動了群眾參與鄉村建設和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有效激發了群眾支持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吹響了沖鋒的集結號角。”北中鎮玉嶺村黨總支部書記張承鋒感嘆道。據悉,北中鎮玉嶺村開展“和事佬”夜間巡講10場次,受教育群眾達500多人,一場場“談家鄉、講變化、促發展”的夜?;顒?,掀起了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通過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溝通,玉嶺村“和事佬”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15場次,將3件矛盾糾紛信訪問題化解于萌芽狀態。(吳承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