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4月1日,太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牛鎮鎮人民政府聯合舉辦“賡續·清明祭英烈”暨紅色基因傳承教育活動,縣、鎮、村三級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工作人員、退伍老兵代表和牛鎮板橋小學、牛鎮天橋小學200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牛鎮鎮位于太湖縣北部,大別山深處,是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我軍在太湖的重要活動基地。牛鎮鎮羊河村的羊角河抗日救亡短期小學是太湖縣西北鄉革命的搖籃,而牛鎮鎮天橋烈士陵園安葬了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一段段故事、一個個遺跡,記錄了先輩們艱苦卓絕的奮斗史,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牛鎮鎮羊河村,板橋小學150余名師生齊聚操場,聆聽該村“二炮”退役老兵張澤旺講述羊角河抗日救亡短期小學的革命故事。1937年秋,出生在羊角河的張笠、張維兄弟帶領20多名熱血青年創辦了羊角河抗日救亡短期小學,以教書育人的學校為平臺從事抗日救亡革命活動,相繼建立了羊角河農民抗敵協會、羊角河婦女抗敵協會、羊角河抗日救國兒童團。一時間,羊角河抗日救亡活動開展的轟轟烈烈、如火如荼、有聲有色,羊角河成為太湖黨組織和愛國青年的重要據點之一。老兵張澤旺用樸素的家鄉話將革命先輩的故事娓娓道來,結合自己對張氏祖輩故事口口相傳的了解,向在場師生開展了一次生動的清明節主題活動,激勵學生緬懷革命先烈功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爭當新時代接班人。宣講結束后,開展了革命知識有獎競猜活動,孩子們踴躍搶答,氣氛十分熱烈。太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還向全體學生贈送了學習用品和太湖縣委史志室捐贈的紅色書籍。
牛鎮鎮天橋烈士陵園位于該鎮天橋村,安葬了洪良貴等13名烈士的遺骸。天橋小學的孩子們,著裝整齊,神情肅然,仰望著高大的烈士紀念碑,追思先烈?;顒又?,老兵代表講述犧牲烈士的英雄故事,仔細擦拭烈士墓碑,學生代表朗讀致敬書信,孩子們送上追思的千紙鶴,少先隊員重溫入隊誓詞。“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孩子們在千紙鶴上留下的稚嫩筆記,彰顯了一代又一代國人對歷史的緬懷、對家國的珍重、對英烈的感情,凝聚起愛國愛家的強大力量。
學校是國家未來一代國防教育的主陣地,學生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對象。太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聯合轄區中小學校,推進國防教育融入學生社會實踐,積極營造崇敬烈士、關心國防、建設祖國的濃厚氛圍。(許衛波、程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