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嬸家院里的柴火垛碼得真整齊,窗戶擦得當鏡子用!”“劉大哥家門前的排水溝被清理得干干凈凈,連墻角的雜草都拔了!”7月的桃鋪村熱鬧非凡,桃鋪村新文明實踐站組織的“每月衛生評比”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
評比當天,由村兩委、后備干部和參與社會實踐的大學生組成的評審隊帶著評分表,挨家挨戶檢查庭院內外、房前屋后的衛生狀況。從物品擺放是否有序、垃圾是否分類投放,到墻面有無亂貼亂畫、公共區域是否整潔,每一項都細致打分。村民們則跟在一旁,既是“圍觀者”也是“學習者”,看到別家的亮點就忍不住記在心里,暗暗打算下個月要做得更好。
評比結束后,通過分數兌換積分卡,這些積分能在村里的“積分超市”兌換刷子、開水瓶、洗衣粉、洗臉盆等生活用品。對于分數較高、衛生環境較好的家庭,給予“美麗庭院”的牌子。“以前總覺得衛生是自家的事,差不多就行,現在看著鄰居們都爭著拿積分,咱也不能落后!”拿到積分卡的村民朱桂蘭笑著說。
從“要我干凈”到“我要干凈”,從“各自為戰”到“互相帶動”。如今的桃鋪村,亂堆亂放少了,干凈整潔多了,連鄰里間的交流也變多了。桃鋪村的小積分就像一根杠桿,持續發力,不僅撬動了家家戶戶的衛生積極性,更讓“文明守禮、整潔有序”的新風尚在村里扎了根。(李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