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中鎮堅持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在筑牢紅色陣地、打造特色課程、豐富教育形式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紅色黨員教育品牌,推動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因地制宜,在強化陣地建設上“出實招”
立足紅色資源稟賦,依托北桐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紅四鄉蘇維埃政府舊址等革命歷史遺址,因地制宜打造以吳氏宗祠、明珠村革命烈士陵園等為核心的紅色教育矩陣,對北桐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進行修繕和保護,并申報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緊扣鎮情村史和紅色資源,積極探索“課堂+基地”培訓模式,充分發揮各黨員教學點作用,強化黨員教育陣地建設。在“七一”等重要歷史節點,發揮紅色文化廣場、黨員遠教站點等載體優勢,組織黨員群眾觀看“安徽黨員大課堂”等內容,將理論教學與實地體驗相結合,組織黨員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體驗式教學40余場次,受教育黨員干部達1500余人次。
精準施教,在打造特色課程上“做實功”
按照“一個基地、一段故事、一門課程”的教育思路,精準對接黨員需求,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創新打造“三紅”課堂,收集本土紅色人物、紅色文化、歷史事件等革命資料,整理一批生動形象的革命歷史故事,完成吳氏宗祠布展,黨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點單式”學習,引導黨員干部在重溫紅色經典中堅定理想信念,讓黨員在實景、實境中接受沉浸式教育。利用狀元故里等紅色教育資源,開發元畈至蓮花“紅色土地”、江河至望天“狀元故里”等3條紅色學習體驗線路,通過講解員現場講解,打造現場教學紅色課程,分批次、多形式舉辦各類現場實訓15期,開展交流研討60余次,使紅色教育成為黨員們的“熱門話題”。
多元賦能,在豐富教育形式上“求實效”
開展現場教學活動,以黨支部為單位,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邀請革命老兵、勞動模范和紅色基地講解員等現場講授紅色黨課,開展“五老”講黨史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汲取“紅色營養”。發揮遠教站點作用,結合“紅色電影播放季”等活動,以“十一”等重大節日為契機,組織觀看《高山下的花環》等紅色電影,引導黨員共談入黨感悟,推動遠教資源走進黨的組織生活,為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提供便捷窗口。發揮榜樣作用,結合“黨課開講啦”活動,邀請全國勞動模范、“皖美村支書”等榜樣人物“現身教學”,并將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優秀共產黨員、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人員充實到師資隊伍中,開展黨員教育培訓。通過集中培訓、實地研學、交流研討等方式,不斷提升實地教學的感染力,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熱情。2025年以來,共開展各類紅色微宣講50余場次,服務黨員1200余人次。(楊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