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人,他四十出頭,性格憨厚,不善言辭,但是在危急時刻,總能不計得失,挺身而出,救人于生命垂危之際,他就是大石鄉田祥嘴村的一名普通村干部——汪戴華。
2019年的8月,烈日炙烤著大地,汪戴華正帶領志愿者在入村道路兩側進行環境衛生整治,這時,突然從附近傳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汪戴華迅速放下手上的鐵鍬,朝呼救聲奔去,循著聲音,他狂奔到貧困戶陳月娥家,當推開門,他發現陳月娥口吐白沫,倒在家中。汪戴華連忙撥打120,可接線員告知從縣城到村有50多公里,由于陳月娥情況緊急,需先行送往鄉衛生院。聽到這里,陳月娥年僅10歲的孫子王夢浪嚇壞了,不斷抽泣地用乞求的眼神望向汪戴華,汪戴華看著王夢浪心疼不已,隨即朝著自己的車跑去,并招呼周圍幾位村民來幫忙。這時有人上前勸阻道:“你不能送,倘若病人在你車上出現什么情況,你是村干部,怕解釋不清楚,還是等縣醫院的救護車來吧”。汪戴華毫不猶豫道:“時間不等人,救人要緊!”隨即將陳月娥抬上車送到了鄉衛生院。由于走的匆忙,來不及帶上陳月娥的病歷資料,無法給醫生提供救治參考,于是他又帶上王夢浪駕車回村取。等再回到鄉醫院時,得知120救護車已在將病人送往安慶市醫院的路上了。汪戴華看著失聲痛哭的王夢浪,在和同事電話簡短交代了工作后,帶上王夢浪又迅速驅車趕往市醫院。
到達市醫院時,陳月娥已在重癥監護室,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來不及多想,汪戴華又墊付了身上僅有的1600元,同時及時電話聯系陳月娥在外務工的女兒王浩霞,王浩霞和汪戴華溝通后,希望能將她母親轉到合肥救治,她自己從外地即時趕過去。汪戴華又趕忙幫陳月娥辦理轉院手續,聯系救護車,安撫受到驚嚇的王夢浪。他放心不下這一老一小,又帶著王夢浪跟著市醫院的救護車一同前往合肥。等一切辦妥后,汪戴華才舒緩一口氣,但他的心里始終不能平靜,祈禱陳月娥能夠早日好起來。
在陳月娥住院的幾個月里,汪戴華多次打電話詢問病情。陳月娥回家后,汪戴華與村“兩委”的同事們經常上門看望,陳月娥的三女婿拉著汪戴華的手萬般感謝:“是您救了我丈母娘,我們全家都感謝您”。汪戴華擺擺手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希望你們盡快調整好心態,照顧好病人,有什么困難及時告訴我們。”
汪戴華是一名普通的農民、黨員和村干部,他用熱心、愛心和責任心,救人于危急時刻,將無私奉獻當作一種信仰,他以優秀的品德、真摯的善舉向社會傳遞真善美,更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最美傳遞者。(大石鄉 方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