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石鄉充分發揮群眾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主體作用,切實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工作。
把好“宣傳關”,千家萬戶齊動員。人居環境涉及千家萬戶,沒有各家各戶的廣泛參與和積極維護,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為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營造人人動手整治人居環境的良好氛圍,大石鄉創新宣傳渠道,赴各村民小組召開專題動員會百余次、鄉村振興夜校百余場,有針對性地對群眾進行宣傳動員,講解“三包”責任制,引導群眾了解改善環境的益處和自身的責任義務,有效破解長期習慣“不想改”的問題。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入戶發放致群眾一封信和鄉村廣播、微信平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讓更多群眾認識到人居環境整治利己利民利國。
創新“制度關”,千方百計促執行。為充分發揮群眾在人居環境整治中的建設主體和治理主體地位,大石鄉在轄區九個行政村內積極組建“一會三隊”(鄉賢議事會、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半邊天志愿服務隊、夕陽紅志愿服務隊)群眾組織,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人居環境管護機制。通過群眾組織,開展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充分發揮群眾組織示范帶動作用,有效破解未見標準“不會改”的問題,截至目前已開展90余次專項整治活動;開展“美麗庭院”“最美屋場”評選活動,對獲獎戶既公示表彰(精神獎勵),又發放家用小獎品(物質獎勵)變“要我改”為“我要改”,一方面讓群眾直觀感受人居環境整治的好處,消除群眾思想顧慮,另一方面讓群眾樹立榜樣標桿,有目標有方向有參考,從而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形成強大活力,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見實效,截至目前已評選18戶“美麗庭院”、9個“最美屋場”。針對鄉村人居環境自主討論、自主協商,修訂完善出符合地方實際、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持續激發群眾自治自理內生動力,最大限度推動群眾自我要求、自我監督、自我管理,實現人居環境管護機制的長效運行。
壓實“責任關”,千言萬語聚合力。人居環境整治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有效領導與科學規劃,為統籌推進全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上下一盤棋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大石鄉調整充實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要求班子成員下沉到各村包保負責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下沉包保,充分了解各村“一會三隊”“三包”責任制等工作落實情況,幫助各村共同分析當前工作堵點難點、共同探索工作途徑辦法;通過下沉包保,每月組織村民代表、村民組長召開一次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幫助村民找準路子、明確路徑、制定規劃、尋求突破;通過下沉包保,積極開展入戶交心談心拉家常、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幫助各家各戶劃定生活責任區,在房前屋后因地制宜建設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竹園、小茶園等五小園,引導群眾戶戶規范、戶戶盡責,實現“四凈兩規范”。(大石鄉 戴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