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規民約是基層群眾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百里鎮大竹村積極探索,大力推進村規民約的制定修訂和傳播踐行,通過村規民約不斷完善鄉村治理能力,營造淳厚平和、睦鄰友好的文明鄉風,有效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造力。
修村規,“約”出村莊美。“垃圾山”少了,垃圾桶多了;路寬了、路燈亮了、出行便利了;老旱廁不見了,空氣清新了……大竹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嶄新面貌,這得益于村規民約的制定。
“為了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有效治理農村環境‘臟亂差’,大竹村重新修訂了村規民約,涵蓋了村風民俗、公共道德、公共秩序、環境衛生、尊老愛幼等各個方面,引導村民自覺遵守、共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樹立文明意識。”大竹村主要負責人表示。
大竹村村規民約的制定,堅持村民自治原則,采用村民主體參與制定并完善村規民約的辦法,村“兩委”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收集意見建議,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認可的“紅白喜事怎么辦、環境衛生如何改善、鄰里關系怎么處”等提議納入村規民約,不求語言精美高大上,但求言簡意賅實用性。經過村民廣泛討論、共同制定符合本村村情的村規民約,讓村民從心里認可,行動上自覺執行,發揮顯著效果。
守村約,“約”出村民和。無規矩,不成方圓。好的村規民約,能讓一個村煥發新氣象。走進大竹村,村規民約在村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為扎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基層治理,培育文明鄉風創造了有利條件。
大竹村對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都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并集體研究決定,提升了村級事務的透明度,密切了干群關系,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感染力與號召力。矛盾糾紛均由村民代表利用村規民約進行化解,村黨組織總體協調,全程公開透明,受到村民的高度信任和支持。村黨組織緊緊依靠這種模式,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涉及矛盾均在村內得以化解平息,真正實現了大事小事不出村、矛盾化解在基層。通過村規民約的深入落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傳民約,“約”出村風好。看得見的環境在悄然變化,看不見的鄉風已潤入心田。過去,村里存在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子女對老人不孝敬等現象,鄰里之間也經常因為田地界線、宅基地等發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而今移風易俗、敬老愛幼、鄰里和睦,鄉風民風大有好轉。
大竹村利用老年學校、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廣泛宣傳,發揮村規民約的教育引導作用,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不斷提高村規民約的影響力和群眾知曉度。同時,各小組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踐行村規民約,村“兩委”干部作為責任主體,積極發揮監督作用,對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及時提醒、批評教育,促進村規民約落到實處。
目前,村規民約的有效執行率不斷提高,在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培育文明鄉風、實施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下一步,大竹村將深刻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繼續運用好村規民約,鞏固和擴大村規民約的實施效果,不斷探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助力鄉村振興。(李玲 唐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