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太湖團縣委充分發揮團組織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鏈條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充分傳遞給青年,為青少年心理健康“鼓”與“呼”,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一是重思想引領,激發心理健康青春“正能量”。帶領全縣廣大青少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時傳達學習省團代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給潛山野寨中學回信內容。以團中央每周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紅領巾愛學習主題隊課為載體,推動青少年常態化開展政治學習,提高青少年政治認同,2023年每期覆蓋中小學生達2萬余名。充分發揮“兩紅兩優”“青年文明號”等榮譽評選表彰作用,評選五四紅旗團組織、青年文明號等集體42個,優秀團員、團干部等個人69個,縣新城小學勁松中隊入選2023年度全國紅領巾中隊。
二是強平臺陣地,搭建心理健康青春“大舞臺”。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體系不斷豐富。建立2處省級、12處縣級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少先隊在校外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進一步加強,形成校內外協同發展的工作新局面。團校建設持續推進。直屬高中團組織、15個鄉鎮中學全部建立團校,制定下發《太湖縣中學團校建設實施方案》,團員和少先隊員的政治教育、實踐教育、勞動教育,團課教育進一步提升。全縣“青年之家”全覆蓋。共建立“青年之家”陣地20家,實現15個鄉(鎮)全覆蓋,其中,打造YEEE咖啡館、圖書館、博物館、“書香伴旅”城市書吧、學士書屋5個示范點,成為團結凝聚青年的新陣地、新平臺、新紐帶。強化服務項目,向上爭取團省委青少年發展基金每年5萬元經費建設劉畈鄉希望樂園,從紅色傳承、體能健康、品德培育、心理咨詢、關愛幫扶等維度,為廣大青少年兒童提供針對性服務,實現人員、資源、服務最大化,助力鄉村兒童健康成長。自22年9月希望樂園揭牌以來,開展學業幫扶、親子溝通、個案幫扶等專業性關愛服務活動16場,受益青少年達1000人次。
三是辦多彩活動,創造心理健康青春“新氣象”。舉辦“喜迎二十大強國復興有我”太湖縣首屆青少年風采大賽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等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深刻領悟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團的百年光輝歷史。每年舉辦主題團日活動暨新團員集中入團示范儀式,舉行全縣分批入隊示范儀式,增強團員和少先隊員的光榮感與歸屬感。開設寒暑期公益托管班項目,利用寒暑假大學生返鄉假期,為更多孩子們提供假期陪護、學業輔導等志愿服務,讓兒童度過一個愉快、健康的假期。舉辦“賡續紅色血脈 培育時代新人”小小紅色講解員大賽,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當好紅色傳人。在全縣開展“百名團干讀團史”主題活動,幫助青少年理解認識共青團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組織文化教育志愿者到鄉鎮小學開展“老少同聲頌黨恩 攜手喜迎二十大”主題文藝體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活動,豐富鄉鎮留守兒童文化生活。在中高考前夕利用“太湖共青團”微信公眾號推出中高考減壓視頻,從高考減壓、心理調適、親子關系等方面為青少年和家庭答疑解惑,瀏覽量破萬。
四是抓法制教育,筑牢心理健康青春“壓艙石”。堅持教育與防范并重,全面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宣傳活動,并將青少年普法工作納入太湖共青團年度重點工作,確保法制教育的廣泛宣傳。通過法律條文解讀、相關案例分析、法律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了“預防違法犯罪 守護青春成長”“預防青少年犯罪宣傳講座”等面向未成年人的專題普法活動。2023年共開展法治宣傳64場次,受眾青少年達3000余人。吸納縣內優秀青年講師、少先隊工作者、思政“特聘教師”組建青年宣講團,共分層分類舉辦示范性宣講14余場次,教育引導青少年知法懂法。
五是盯幫困解難,爭當心理健康青春“暖心人”。深入開展“青心關懷 與愛同行”志愿服務活動,面向困難青少年開展關懷慰問活動27場次,發放愛心物資達3萬元。持續擦亮“希望工程 愛心圓夢”品牌,2023年動員社會各界募捐愛心資金98.4萬元,書寫愛心公益新篇章。實施“益暖童心 筑夢起航”山區留守兒童關愛項目,在特定時間節點為孩子們送上關愛與溫暖。組建志愿者服務隊13支,開設課后服務,累計開展溫暖陪伴、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培訓、身心健康教育等活動22場次,服務時長3000余小時,幫扶困難青少年455人次。(縣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