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近年來,百里鎮充分發揮生態和地理優勢,培育農文旅體融合新模式、新業態,積極探索從產業、文化、人才等多個層面引爆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黨建+產業,帶動鄉村業態發展。堅持黨建引領與鄉村振興同頻,基層黨建與產業發展共振,通過推行“黨建+合作社+農戶”“黨建+龍頭企業+農戶”“黨建+產業振興”等新舉措,發展大別山小黃牛、大棚菌菇、清水龍蝦、稻花鱉、茶葉等特色產業,結合農民豐收節,使農業新產業促進村集體和農民增收,實現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黨建+文化,帶動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通過“搭載體、建平臺、促融合”等措施,圍繞“服務立心 實踐篤行”原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護和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抓好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文化陣地建設與優化,開設移風易俗、傳承好家風、講文明樹新風等專題專欄,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現代化,以高質量黨建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提質增效。
黨建+人才,帶動鄉村經濟發展。人才興則事業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多層次人才的支撐,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結合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開展“舉旗幟送理論”宣講,并結合本地“土秀才”“田專家”實操講解,提高農戶種植管理技術。通過“安慶市人才管家”系統,內搭平臺外聯老鄉,利用節假日返鄉高峰期開展人才交流會,邀請“本土”鄉賢、“離土”鄉賢和“外來”鄉賢座談,真正讓人才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
黨建+項目,帶動基礎設施提升。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推進“黨建+項目”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項目謀劃、項目攻堅、項目服務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書記項目”、“書記領辦事項”、“第一書記領辦事項”“書記擂臺比武”推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程妃妃)